農村人用艾草做香包掛在小孩的脖子上,煮雞蛋放艾草,門上掛艾草都是為了驅蟲殺菌,防病治病的。說到端午節掛艾草,相信是很多地方在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很多人在端午節到來之前都會在門和窗戶的兩側掛上艾草,艾草有著特殊的香味,有著辟邪驅蟲的作用,但是在農村掛艾草的講究是很多的,比如掛艾草的時間。
1、端午節將至,農村家里門上掛艾草,哪一天掛最好?為什么?
端午節將至,農村家里門上掛艾草,哪一天掛最好,為什么?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農村人是非常重視端午節的,端午節之前,在田間地頭就有很多人割艾草,因為端午節的時候要用艾草。我小時候,每次端午節奶奶就會做各種各樣的香包給左鄰右舍的孩子們,香包里裝的都是艾草,端午節當天早上,農村家家的門上都掛上了艾草,母親煮一鍋雞蛋和大蒜,里面也有艾草,可見農村人過端午節艾草是必不可少的。
在端午節為什么要用艾草做香包,煮雞蛋,把艾草插在門上呢?艾草驅蟲防病艾草是一種中藥材,它具有特殊的香味,現在很多中醫養生館都做艾灸,起到舒筋理氣,去除濕寒的功效,農村人用艾草做香包掛在小孩的脖子上,煮雞蛋放艾草,門上掛艾草都是為了驅蟲殺菌,防病治病的。祈福保平安在農村艾草象征著吉祥如意,在門上掛艾草是為了給家人祈福,保佑一家人健康平安,無病無災,
2、農村老人說端午節艾草掛早不掛晚,什么時候掛艾草最好?
距離端午節還有兩天的時間,對于特別喜歡吃粽子的我來說,每年最期待的就是端午節了,剛進入農歷五月我便催媽媽包粽子,今天媽媽終于在我的不斷催促下要包粽子了,不過媽媽卻給我提了個要求,那就是讓我明天早上去山上割一些艾葉回來,聽到這個消息我便反駁媽媽還沒到端午節別著急,結果媽媽卻說端午節掛艾葉掛早不掛晚,早一點掛艾葉沒事,晚掛艾葉就不可以了。
聽到媽媽這么說,我便只能同意明天一大早去割艾葉,那么為什么農村老人都說端午節掛艾草掛早不掛晚呢?說到端午節掛艾草,相信是很多地方在端午節的風俗習慣,很多人在端午節到來之前都會在門和窗戶的兩側掛上艾草,艾草有著特殊的香味,有著辟邪驅蟲的作用,但是在農村掛艾草的講究是很多的,比如掛艾草的時間,在我們這里掛艾草一般會在端午節當天出太陽之前掛好,勤快的人們一般會在端午節當天起個大早去山上割還帶著露水的艾草,這個時候的艾草是氣味最濃的時候,將新鮮的艾草割回家后用紅繩將幾株艾草下面系好,然后分別掛在門前和窗戶上,好幾天都能隱隱約約聞到艾草的香味。
現在很多年輕人喜歡熬夜,早上醒不了太早,但是家中的老人叮囑在端午節當天太陽升起來后就不能掛艾草,所以為了避免被老人說,又為了讓自己能睡個好覺,便提前幾天去山中將艾草割回來掛在門口,所以一進了農歷的五月,我們便能看到路邊有很多人在擺攤賣艾草,聽村子里的老人說,之所以端午節在門口和窗戶上掛艾草不能在端午節太陽出來以后,是因為老人們覺得艾草在強烈太陽發照射下有驅蟲辟邪的氣味會消失,那么掛艾草的意義就消失了,而還有露水的艾葉氣味最大,氣味大的艾葉掛在門前窗戶前才有驅蟲辟邪的作用。
除了艾葉在太陽照射下氣味后會變淡以外,人們認為端午節后的艾葉就沒有了驅蟲的作用,艾葉之所以有驅蟲的作用是因為艾葉中含有的艾葉油,每年的三月份是艾草從根莖萌發的季節,很多地方在清明節時會采收艾葉用來做清明果,所以清明節時艾葉收獲的第一茬,第二次收獲艾葉的時間則是在端午節前,此時的艾葉含有豐富的艾葉油,有著驅蟲驅蚊的作用,等過了端午節艾葉中的艾葉油便會慢慢減少,艾葉還由原來的肥厚變得越來越薄,艾絨的含量也變少,所以很多種植艾葉的農民會趕在端午節前采收艾葉,
3、端午節掛艾葉大門要掛幾把,怎樣掛?
感謝邀請!今天端午節,傳統風俗習慣掛艾條,但是很多人不知道怎么掛法!那么今天就給大家普及一下,世界艾草看中國,中國艾草看蘄春,蘄春被稱為中國艾都,我就是蘄春人。根據歷史記載,端陽節掛蘄艾是為了除瘴氣,保安康,去除各種病菌,保證人身體健康不生病,因為艾草有一種易揮發性的香油,菖蒲葉也是有一種易揮發性的香油,兩種合在一起可以起到驅邪氣,除瘴氣,保健康,所以從過去一直流傳到現在,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