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些硬實力下,你說發展前景好嗎。首先除了廣州和深圳,發展潛力最大的城市比較看好東莞,我想說的是,廣州很大,珠江新城現在也才成熟,廣州在過去珠江新城都沒建好,沒發展好的時候,你要南沙發展的如何如何現實嗎,現在大灣區的戰略已經定了,南沙是廣州唯一臨海的區域(臨海其實也是牽強),如果南沙未來不好,廣州的未來也是堪憂的。
1、如何評價廣州陸豐的發展前景?
陸豐市是屬于汕尾的縣級市,汕尾市GDP長期排倒數第二。事實上陸豐比汕尾名氣還響亮點,稍遠點的有“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說的就是這個陸豐了;近幾年又因為“毒都”中外聞名(當然是壞名聲)。現在經濟是一塌糊涂,畢竟上級也不行,當事實上地理位置很好,濱海城市,有港口,但未大規模開發。有三大市鎮:東海、碣石、甲子,有一定的文化沉淀;遠點的有宋朝末帝逃避,近的有紅色文化,
目前有陸豐高鐵站,新建陸豐南、南塘兩高鐵站,遠期還規劃有陸豐東站(甲子),這條件也夠硬了,直接與深圳、廣州聯通,1??小時經濟圈。高速:深汕與甬莞已通,新建興汕高速,也算四通八達,在這些硬實力下,你說發展前景好嗎?肯定是發展潛力巨大,可謂是一片光明。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一是上級不會先考慮下屬地方,優先發展城區(當然也很難發展起來)。
二是地方政府公仆沒怎么見過RMB,所以好不容易有撥款下來,總要自己留下一些研究研究,層層下來,真正落到工程就沒了,所以工程有聲沒影,三是沒有政策;這可能是最重要的,這政策是雨,雨來了,才能洗刷掉污垢,清潔垃圾;雨來了,才能給陸豐大地帶來養分、帶來水源,生芽發綠;雨來了,才能撥開云霧見天日。相信,有一天,雨會來的,
2、廣東省的廣州和深圳未來哪座城市發展前景會更好?依據是什么?
其實廣東省整體是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省份,不用追溯很久遠,廣東省整體崛起到當前經濟總量排名國內第一,僅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更是誕生了廣州和深圳兩座一線城市,這在我國所有省份當中絕無僅有。或許很多人會說,廣東省發展到當前規模與國家的支撐密不可分,不否認這一點,但也與廣東省的地理位置以及思想活躍性有很大的關系,
首先除了廣州和深圳,發展潛力最大的城市比較看好東莞。東莞從幾十年前一座默默無聞的城市,發展到當前新一線城市,在我國所有新一線城市當中速度是最快的,我們經常說深圳速度,表達的是對深圳城市建設速度的驚嘆,但深圳速度同樣適用于隔壁的東莞。東莞以往在很多人印象當中是世界加工工廠,其實當前東莞各產業發展以及城市建設水平已經如日中天,
除了珠三角地區以外,很多人可能認為,廣東的東西兩翼發展潛力一般,但其實當前廣東省設有東西兩翼兩個副中心城市,一個就是汕頭,一個是湛江。這兩個地區地理位置同樣十分優越,也都擁有各自的深水良港,腹地也都不錯,唯獨缺乏的是政策的支撐,如果賦予這兩個地區相應的政策,憑借廣東活躍的經商思想,這兩個地區的崛起潛力也非常大,
3、廣州南沙新區自2012年成立以來有多大的變化?未來十年發展前景如何?
南沙新區是2012年國務院批復設立的國家級新區,是全國第六個國家級新區,填補了華南地區沒有國家新區的空白。南沙新區位于廣東省廣州市,依托珠三角地區,陸地面積約803平方公里,南沙新區成立以來,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政策優勢,人才和企業等資源加速聚集,經濟發展迅速,年均增長超過兩位數。2019年南沙新區GDP達到1683億元,同比增長10.5%,
南沙新區不僅是國家級新區,同時還是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之一,廣州唯一城市副中心、粵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區政策優勢明顯。而且該新區地理位置優越,依托珠三角、連接港澳,南沙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不可謂不好,未來十年,個人認為南沙經濟依然會保持較快發展,GDP有望翻一翻以上,在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國際化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