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廈門百貨公司(含廈門鐘表眼鏡公司)改制解散。現為“廈門慎時貿易有限公司”。
廈門香滿堂食品有限公司編號:NO.0083
地址:同安區美禾九路150號
1952年,李仰儀師傅在廈門霞溪路創辦肉松作坊鋪,以味道獨特,色香俱佳深受歡迎。1985年成立“廈門市好好食品廠”,2002年更名為“廈門香滿堂食品有限公司”,秉承“三誠、三效、三最”理念,逐步壯大至擁有國內先進肉松生產設備的現代化企業。2008年至2012年被福建省老字號協會、中國商聯會烘焙公會認定為“福建百年老鋪”、“中華烘焙老字號”等。2012年被廈門市商務局等單位評定為“廈門老字號”。
廈門市亞珠大酒樓有限公司編號:NO.0088
地址:思明區斗西路156-158號祥禾廣場五樓
蔡約珠,乳名亞珠,1982年在廈門鷺江道擺攤,經營煎豆干、炸海蠣、炒蟶子等閩南原鄉風味小吃;5年后以“亞珠”為品牌創辦“亞珠餐室(廳)”;2001年成立“亞珠大酒樓”。她熱情厚道、親誠待客、菜品可口、價格實惠,因而食客盈門,“亞珠”美名遠播海內外。中國烹飪協會、中國飯店協會認定其為“中華餐飲名店”,獲“國際美食質量金獎”。2012年被廈門市商務局等單位評定為“廈門老字號”。
廈門正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天天全家福)編號:NO.0091
地址:思明區蓮花南路8號
1996年,廈門正漢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蓮花南路開設第一家餐廳,現磨豆漿、非礬油條深受贊美,清粥小菜、面食點心、商務套餐,深受食客喜愛。公司堅持健康、誠信、營養理念,如今是擁有14家分店的中式餐飲連鎖企業。2012年被廈門市商務局等單位評定為“廈門老字號”。
廈門市周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編號:NO.0095
地址:集美區杏林紡織路3號
“廈門周正”前身為1996年周秀君女士創辦的秀君小炒店,主要經營獨特秘方烹制的水煮活魚等魚類菜肴,1999年更名為“周正川菜館”,2010年成立“廈門周正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成為以“周正水煮活魚”為招牌,專注烹制水煮類的大型川菜連鎖企業。其鎮店名菜“水煮活魚”被評為“中國名菜”。2008年以來獲得“福建省餐飲名店”、“中國川菜名店”等稱號。2012年被廈門市商務局等單位評定為“廈門老字號”。
10. 廣州名小吃都在哪里哪些是老字號
1. 燈盞糕
據說,清光緒年間溫州有姓陳的兄弟二人,在市區東門陡門頭路亭制賣一種形似燈盞的點心,形似燈盞,獨具風味,一時名聲大振,便被稱為“燈盞糕”。現在,在溫州比較有名的是“大王”燈盞糕和“扁頭”燈盞糕,以鮑魚為餡的是最貴的,最普通的就是蘿卜絲陷的了,只見師傅先在一個大湯勺里鋪一層面漿,用蘿卜絲將湯勺填滿,再蓋上一層面漿。聽師傅說那面漿是要恰到好處的,要看起來挺稀,明擺著溢到湯勺外面卻流不下來。這樣做完以后,再把湯勺伸到沸油底下,“茲啦”一聲響,香氣就冒出來了。光聽著聲音就讓人直流口水了,更何況那香氣;燈盞糕在油里炸到一定程度之后,就需要翻過來了。把湯勺提起來,微顫幾下,把油甩掉,再猛地一拎,燈盞糕就在半空中轉了一個身,然后穩穩地落回到勺子里。這樣高水準制成的燈盞糕,味道自然不同凡響,外皮酥松脆甜,肉餡則煞是爽口。
2. 豬油糕
這其實是一個糯米團,把它攤成薄薄的,放在豬油里煎到外皮稍脆時就可以吃了,吃時撒上些白糖,然后用粽子葉包著,豬油糕簡單而古樸,為一代代的溫州人所喜愛,它并沒有象溫州的其它小吃那樣有那種特別通俗的“招牌”店,而是分散在各個簡單而古樸的小巷里。
3. 楠溪麥餅
其實這種食品比較多見,把面粉和好,里面放入梅菜,肥豬肉,包好,搟成薄薄的,放進爐中烤就可以了。但是溫州永嘉的楠溪江“王大媽麥餅”吃過后絕對不會讓你忘記。做麥餅的師傅告訴我,和面、做陷、包的時候皮的厚薄和烤的時間和火候都是十分講究的,正是這一步步的精工細作才會有松脆弱、噴香的美味麥餅。
4.魚丸湯、敲魚湯
作為沿海城市的溫州,它的小吃中自然不會少了魚制品,魚丸和敲魚可以說是最廣為人知的了。溫州的魚丸不是原形的,以魚肉或海鰻肉為主料,切成細條,用酒、味精、鹽漬片刻,加白淀粉,用手揉透,然后用手指摘入沸水中,上浮便熟。吃的時候連原湯舀入小碗中,加米醋、味精、胡椒粉和蔥花,小心翼翼地舀起一勺送入口中,唇齒間溢滿一股淡淡腥味的魚鮮味道,用力一嚼,還會發現這“魚丸”頗有勁道,彈性十足。溫州大街小巷設有許多魚丸店攤。1998年12月,溫州酒家的魚丸以其風味佳,有特色,同縣前湯圓店麻心湯圓一起被認定為“中華名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