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示范性高中渦陽縣第一中學創建于1931年。它坐落在老子的故鄉,臥河岸邊。它是一片富庶的土地,一片人杰地靈的土地,一座通往高等學府的橋梁。成立80多年,桃李滿天下。學校占地面積9.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學?,F有教職工341人,專任教師296人,76個教學班,學生5000余人。
創建于1931年,是一所擁有80年悠久歷史的老牌學校。占地面積9.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5.2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3萬平方米。有76個班級,5000多名學生。先進的辦學理念,雄厚的師資力量,完善的硬件設施,優雅的教育環境,輝煌的教學成果。學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知、懂、健、善”為校訓,“以人為本,德育為先,智育為重,和諧發展”為辦學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實施課程改革,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5、河南省周口市簡介河南省周口市位于河南省東南部,黃淮平原腹地,東與安徽省阜陽市接壤,西與河南省漯河市、許昌市接壤,南與駐馬店市接壤,北與開封市、商丘市接壤。1965年建立周口地區(后改為周口地區),2000年經國務院批準撤銷周口地區。周口的美食特產有金瓜、大棗、逍遙胡辣湯、周嘉寧平麻花、淮陽黃花菜、灌湯麻片、太康肘子、陸毅狗肉、鄧城豬蹄、老城顧家小籠包等。
周口市的歷史沿革:周口市歷史上以淮陽為中心。1949年設立淮陽區,轄淮陽、陸毅、項城市、沈丘、商水、西華、扶溝、太康、周口市(1948年1月設置)。1965年周口專員公署成立后,進駐周口鎮(今川匯區)。1958年12月,撤銷商丘區,東部六縣歸開封區。1961年12月,商丘區復置,東部六縣歸商丘區。
6、關于老子生平典故老子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司馬遷是老子《人與地》最早的敘述者?!妒酚洝だ献恿袀鳌泛汀肚f子·沈晗》中司馬遷筆下的老子,大名鼎鼎,有姓,有字,有謚號。他說“老子姓李,名爾,字伯陽,名謚”;他的籍貫是一個國家,一個縣,一個鄉,一個村。他說,“楚、庫賢、、曲仁禮也是人”;有官職,曰:“周守藏室史也”;與當代名人孔子有聯想,說“孔子正周必向老子提問”;有明確的老子血統,說“老子的兒子是一個有名的宗族,宗族是一個魏將軍。它被封在段干,兒子被注明,子宮和宮殿是假的。為漢孝文帝偽,偽釋為焦希達大師。
老子的父親李贛是周朝的下層官員,這讓老子在少年時期就有了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也讓他成為了周王室儲物室的歷史。他收集、保存然后享用周朝和諸侯國的經典,為他的理論奠定了基礎。春秋末期,周朝內亂,老子棄官西征。過了函谷關,又命殷賞名存書,于是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
7、老君臺的簡介鹿邑縣城東北角。為紀念老子而建。據清光緒《鹿邑縣志》記載:“太清壇建于天寶二年(734)。文昌宮在臺灣有記載。”平臺高13米,是用古代大磚砌成的高壇狀古建筑,由24個平面圍成。它呈圓柱形,有棱角,頂部面積為765平方米,底部面積略大。傳說老子因修習道教而成仙,在此翱翔,故名“登高仙臺”。舞臺上有一個正廳,寬3間,深3間。是清代的硬山式建筑。殿內有一座東西向的廳堂和一座山門。大廳正面墻上有“游龍遺骨”、“道德真源”、“孔子求禮之地”等三處明代碑刻(鏈接)。在清朝,兩個環節是由紀念碑贊助的。
老先生的煉丹室就在大殿后面。舞臺上有十三個庫珀,山門下有32層青石臺階,加上正殿前的那層,正好是33層,符合老子所說的天高33層。進老君臺大門,關13棵檜樹,郁郁蔥蔥,一年四季涼風習習,鳥語花香,觀眾波光粼粼,云霧繚繞,景色宜人。在英山門以南的中軸線上,依次有仙橋、明道宮、文昌宮、八角亭、游龍狄芳、諸教祖師等,牌坊附近有兩塊牌匾:老子故里和孔子求禮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