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在城市中學的學生宿舍樓投入比農村中學的多。農村中學的學生數逐年減少,很多學校班級學生數不足,國家下撥的經費是按人頭來算的,也給農村中學的造成經費不足,現階段農村的中學教育質量比城市中學的教育質量越差越遠,國家在城市中學的高級教師的質數比農村中學高級教師質數多。
1、如何去看看待農村中學的教學質量和城市中學的差異,是不是不公平?
現階段農村的中學教育質量比城市中學的教育質量越差越遠。第一,國家在農村的中學在設施方面投入少的多,不管是從教學樓,還是操場。城市中學的教學樓是階梯教室,操場是塑膠球場,塑膠跑道等,在農村中學有塑膠跑道,但比較少。塑膠球場更少,第二,國家在城市中學教學設備投入更多更好,在城市中學每個教室都有齊全的電化教學設備,如電腦,投影儀,音響等等。
在農村中學投入很少,有,但不齊全。設備的檔次也沒城市中學的高,第三,國家在城市中學實驗室的設備和實驗儀器投入比農村中學多的多。農村中學的學生基本上沒有什么實驗課,因為實驗儀器不齊全,上實驗課沒有辦法做到兩個人一套儀器,第四,國家在城市中學的學生宿舍樓投入比農村中學的多。在城市中學學生宿舍里的生活設施完善,寄宿學生生活方便,
而在農村中學每個宿舍住的人數大部分超標,生活設施不夠,例如空調等等。第五,國家在城市中學的高級教師的質數比農村中學高級教師質數多,在農村中學評上高級教師的可能性更小。農村中學顧名思義是在農村,有的可能在比較偏僻的大山里,造成生活不方便,國家雖然鼓勵老師到農村學校任教,國家也給在農村任教老師很少的津貼,但不夠來回開支,
很多老師不愿意到農村中學任教。教學效果好的老師不會到農村中學任教,基本都在在城市中學呆著,第六,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學生都往城市中學轉學。農村中學的學生數逐年減少,很多學校班級學生數不足,國家下撥的經費是按人頭來算的,也給農村中學的造成經費不足,第七,國家重點中學都在城市,在農村的國家重點中學基本不存在。
2、公辦中學和民辦中學相比,哪個機構的教學質量比較好?有何依據?
對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哪個機構能掐尖招生,哪個機構的教學質量就比較好,為何如此說呢?我根據對天津義務教育的觀察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2015年以前,以初中為例,天津實施的小升初政策是“公立中學”劃分為三六九等,依次根據分數“掐尖”招生,這樣的政策之下,民辦中學基本為“收底校”或者專門面向出國的“國際教育”校。
初中升高中,重點公辦初中畢業生基本能壟斷重點高中的90%以上生源,2015年以后,這個招生政策正好顛倒過來,重點初中不再劃分三六九等,不再根據分數而是采取“隨機搖號”政策實施招生,即所謂“教育均衡”。相當一部分家長不認可這種模式,依然希望“掐尖”式的分層教育,民辦初中瞄準了家長的這種需求,通過設立分數線門檻有效滿足了“分層教育”的市場需求。
2015年公辦校搖號,私立校掐尖,到今年2018年,實施這種模式后的第一屆中考,以中考成績論,天津市內六區,無論從最高分、平均分、還是重點高中的達線率而言,私立校畢業生完全碾壓公立校畢業生,成為重點高中的入學“大戶”,所以,這個事例生動地說明了:哪里優質學生、學霸云集?那里的教學質量就高。學習環境因素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占據主導,
同齡人的“榜樣力量”對孩子的影響遠勝于其他因素,尤其是在當下在線教育、輔導班遍地開花的情形下,優質教育不難實現,但優質環境很難實現。而“掐尖式”的分層教育提供的正是這樣一種優質的學習環境,從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很多學校也正是看到了這一點而展開了“生源大戰”,這種“掐尖”甚至包括了以商業盈利為主旨的社會培訓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