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西部有關資料,中國西部由西南五省市,西北五省市和內蒙古、廣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組成,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
中國西部由西南五省市,西北五省市和內蒙古、廣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兩個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組成。其土地面積538萬平方公里,占全國國土面積56%;目前有人口約2.87億,占全國人口總數的22.99%。西部地區疆域遼闊,人口稀少,是我國經濟欠發達、需要加強開發的地區。全國尚未實現溫飽的貧困人口大部分分布于該地區,它也是我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西部地區的自然資源特別豐富。其水能蘊藏總量占全國的82.5%,已開發水能資源占全國的77%,但開發利用尚不足1%。其礦產資源的儲量十分可觀。依據已探明儲量,西部地區的煤炭占全國的36%,石油占12%,天然氣占3%。全國已探明的140多種礦產資源中,西部地區就有120多種,一些稀有金屬的儲量名列全國乃至世界的前茅。該地區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秦兵馬俑、莫高窟、九寨溝等均位于西部地區
西部大開發的范圍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面積685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億人,占全國的28.8%。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22660億元,占全國的16.8%。西部地區資源豐富,市場潛力大,戰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歷史、社會等原因,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僅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東部地區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
3、有關中國西部的資料中國西部地區包括12個省市及自治區,即西南五省區市(四川、云南、貴州、西藏、重慶)、西北五省區(陜西、甘肅、青海、新疆、寧夏)和內蒙古、廣西。總面積約686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72%,同時,西部地區與蒙古、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緬甸、老撾、越南等14個國家接壤,陸地邊境線長達1.8萬余公里,約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91%;與東南亞許多國家隔海相望,有大陸海岸線1595公里,約占全國海岸線的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