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最近一次改道是在1938年,國軍為了阻止日軍西侵鄭州,由蔣介石命令軍隊,把鄭州花園口黃河段挖開,人為制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黃河再度經淮河入海,也徹底的把淮河制造成了一條廢河(大型船只再也無法在淮河航運,如今的淮河流域就是一塊經濟塌陷區)一直到1947年,堵上花園口后,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這是黃河目前最后一次變道。
1、民國時期黃河從哪里入海?有過幾次改道?
我是歷史星河君,我來回答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母親河,哺育了億萬華夏兒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可是,就是這樣一條偉大的母親河,竟然是一條“害河”,由于氣候變化以及人類對自然的破壞,致使黃河尤其是下游逐漸泥沙淤積抬高河床。古代治河水平低,黃河中下游經常泛濫成災,頻繁改道,給沿岸居民造成巨大人員、經濟損失。據史料記載,黃河中下僅大規模改道就有26次之多,決口更是達到1600余次,
所以,說黃河是一條“害河”,也不為過。那么,黃河最近一次改道是在1938年,國軍為了阻止日軍西侵鄭州,由蔣介石命令軍隊,把鄭州花園口黃河段挖開,人為制造成洪水,以阻隔日軍,黃河再次改道向南,奪淮河入海。決口的黃河水奔流不息的向著南面流去,這便是歷史臭名昭著的“黃泛區”。至此黃河再度經淮河入海,也徹底的把淮河制造成了一條廢河(大型船只再也無法在淮河航運,
其影響一直到今天。如今的淮河流域就是一塊經濟塌陷區)一直到1947年,堵上花園口后,黃河才回歸北道,自山東墾利縣入海,這是黃河目前最后一次變道,新中國成了后,黨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視黃河的治理。1952年10月,毛主席第一次離京外出巡視,首先就是視察黃河,并做了很多重要指示;1964年,70多歲高齡的毛主席還一再提出要徒步策馬,去黃河上游實地考察,
2、新鄉的雨水流向哪里?
新鄉的雨水流向哪里?新鄉有衛河,共產主力渠,東孟姜女和西孟姜女河,西孟姜女河在市區西部匯入衛河,東孟姜女河從獲嘉縣新鄉縣流入市區南部經高鐵東站附近流向衛輝市,衛河從市區流過經衛輝向東北方向最終流入天津海河,共產主義渠是防洪人工開挖的河流,建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接納西部獲嘉縣和輝縣西部山區的洪水,沿衛河走向流向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