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買瓠子燒時,我經常一個瓠子兩種燒法——炒瓠子皮與清炒瓠子肉,極少數的時候簡單粗暴,不刨皮,就這樣切著炒了,其實也還好。原來瓠子皮和冬瓜皮一樣,都可炒著吃,瓠子瓜有甜、苦兩種,甜瓠子可食用,而苦瓠子里含有一種植物毒素——堿糖甙毒素,可刺激胃腸道導致其功能紊亂,誤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
1、瓠子怎么做才好吃?
(1)瓠瓜木耳炒雞蛋瓠瓜去皮切片,雞蛋打散加一點鹽,木耳泡發洗凈。起鍋熱油炒雞蛋略黃盛出,再起鍋燒油加蔥花和蒜末后炒瓠瓜木耳變色放雞蛋炒勻。放鹽和味精調味即可,(2)小炒瓠瓜瓠瓜去皮切片,小米椒2-3根切成圈,蒜2-3瓣切成蒜末。起鍋燒油放切好的小米椒圈和蒜末煸香加一點耗油后放瓠瓜,炒變色放一點東古醬油(顏色淺一點的醬油都可以)再放鹽調味,(不需要放味精,因為耗油就有鮮味)勾芡出鍋,
2、瓠子瓜也叫扁蒲,怎樣做好吃?
說到瓠子也是蠻有意思的,學生時期,一般在高中就要學會炒菜了,那時父母都要上班,整個暑假時的飯菜就是我們在燒了。那回也是燒一個瓠子,我沒刨皮,就把它直接切著給炒了,結果被我爸狠狠地罵了一頓。那時在我的印象概念里面,瓠子一定是要刨掉皮再炒的,長大后成了家,對門鄰居從小是在鄉下長大的,她告訴我她們那兒瓠子是用來打湯喝的。
我問她和什么配著一起打湯?她說鄉下沒那么多講究,什么也沒配,就那樣打湯,也挺好吃的,去餐館吃飯時,發現有瓠子皮這樣一道菜。原來瓠子皮和冬瓜皮一樣,都可炒著吃,炒法也是挺接近的,瓠子皮切絲,蔥姜蒜爆鍋,放瓠子皮進去炒,再放些切碎的朝天椒,起鍋時放鹽、味精或雞精,鮮辣爽口,非常下飯,有的餐館還會配上我們江西的豆豉,那味道就更香了。
再買瓠子燒時,我經常一個瓠子兩種燒法——炒瓠子皮與清炒瓠子肉,極少數的時候簡單粗暴,不刨皮,就這樣切著炒了,其實也還好,再后來,用瓠子肉做了一回湯,湯里面放了好些個肉丸子,很鮮美,我家孩子連喝了好幾碗。看過一個新聞,說是有位老人買瓠子回家燉雞,喝湯時,發現湯是苦的,但他們還是堅持喝完了,結果老兩口一起中毒了,所以燒菜時發現瓠子是苦的時候,千萬不要吃了,
瓠子瓜有甜、苦兩種,甜瓠子可食用,而苦瓠子里含有一種植物毒素——堿糖甙毒素,可刺激胃腸道導致其功能紊亂,誤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但甜瓠子與苦瓠子在形狀上無法鑒別,而且毒素加熱后也不易被破壞,一旦發現中毒,必須及時到醫院就醫,瓠子不貴,是菜市場常見到的菜,而又能全部被用上,一點也不會浪費,所以非常的經濟劃算,實在是當家主婦必備良菜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