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話又說回來,現代人的字帖只能作為入門字帖來用,練一段時間入門以后,不要戀戰,要及時轉向古代碑帖和毛筆小楷。借此機會給各位書友分享一下怎么選字帖,字帖選好后,接下來就是讀帖,摹臨,對臨,背臨,意臨,我想題主是想問龐中華老師的字帖可以學嗎,我覺得還是選擇別人不學的碑帖(冷碑)學習為好。
1、龐中華字帖怎么樣?
我想題主是想問龐中華老師的字帖可以學嗎?答案是肯定的。借此機會給各位書友分享一下怎么選字帖,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必修功課,但該選什么字帖是初學者一直比較困惑的問題。請記住通用的選帖原則:選自己看著比較順眼的字帖,書店里的字帖種類很多,它們之間主要是風格的差別,水平上的差別不大,題主能問這個問題,就說明題主對龐中華老師的字還是比較喜歡和認可的,自己喜歡就可以練。
初學者千萬不要練自己不喜歡的風格,你自己看見帖上的字都煩,還怎么堅持的下去?但話又說回來,現代人的字帖只能作為入門字帖來用,練一段時間入門以后,不要戀戰,要及時轉向古代碑帖和毛筆小楷,適合練習硬筆的毛筆小楷有很多,比如說鐘繇和王羲之的小楷,王獻之的《洛神賦》,《靈飛經》,趙孟頫小楷《道德經》和《汲黯傳》。
2、哪些隸書字帖比較好?
對于題主的這個問題,我的觀點是:學習隸書,建議臨摹漢碑,具體臨摹哪種風格的漢碑,我告訴你,已出土的漢碑有二百多種,碑碑都是經典之作,可選擇的余地大的很啊!不過,我還是要給你一個立場:現在的學書之人,都選擇《乙瑛碑》、《禮器碑》、《石門頌》、《曹全碑》和《禮器碑》學,這個絕對沒錯。但是我覺得還是選擇別人不學的碑帖(冷碑)學習為好,
為什么呢?因為大家都在學以上的幾個碑帖,都學,就“千人一面”了,還不和“千人千面”呢。現在,我給題主推薦幾個漢碑,供題主參考學習,一是漢《封龍山頌》。二是漢《朝侯小子碑》,三是漢《肥致碑》。四是漢《華山碑》,五是漢《夏承碑》。六是漢代摩崖《西狹頌》和《石門頌》、《趙寬碑》、《張景造牛碑》,以上碑帖我都臨摹過,都是響當當的漢隸佳作!題主不妨選擇臨摹之?隸書很好學的。
用筆逆入平出,橫平豎直,蠶頭雁尾(但須蠶無二設,雁不雙飛),主筆突出,即可,逆入,就是通常說的“回鋒”。回鋒,可入紙回鋒,也可空中回鋒,但一定要有回鋒的動作!學習書法,碑帖是最好的老師,臨帖,要先工一帖,且要持之以恒,思想上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做好攻關的準備。學書法,半途而廢不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行!記住:近代、現代和當代人的隸書先不要碰之,
3、怎么樣才能把字寫好?
這是朋友的練字經驗,116天就能把字練好,與你分享,希望對你有用練字第一天練字第十天練字二十天練字一個月練字四十天練字五十天練字2個月練字七十天練字3個月練字100天練字110天練字120天練字130天練字140天練字150天練字170天練字180天練字并沒有什么訣竅,訣竅就是堅持,其實很多事的捷徑都是堅持練字一年前天寫的行書,行楷116天看完了就知道,其實練字最大的訣竅就是堅持關于字貼,純屬建議啊1、字帖就是選你認為好看的,如果感覺都一樣,那就從田英章開始吧,本文的練字過程就是從田開始,再靈飛經,再吳玉生然后一定要先讀貼再自己寫,就像這個練字過程一樣,先米字格再十字格,最后空白格,就這樣。
重要的事情就說一遍吧,能記住的一遍就記住了,記不住的27遍也記不住2、關于練字時間,像本文作者開始的3個月進步可稱得上是神速,當然了代價就是每天六到七個小時,如果你每天練半小時,進步肯定沒怎么大的,更重要的是要用心,不能敷衍,其實2個小時一天就夠了對普通人來說,差不多可以寫兩頁?也可能一頁,每寫一個字就要跟字帖對比,盡量追求一模一樣,再不濟也要大致相同,從偏旁結構開始,實在難寫的就先跳過去,比如說“安”這個字,看起來很簡單,開始的時候最難寫3、如果剛開始練習筆的選擇就買英雄616,只要三五塊錢,就算堅持不下來也不心疼,能堅持1個月可以升級下成百樂78g,能堅持一百天可以再買一桿福林812,追求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