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鯉魚焙面在當地又被人們叫做“糖醋軟溜魚焙面”,而且其制作過程也十分的容易上手,首先就是對食材的選料,鯉魚一定要選用當地黃河出產的鯉魚,并且魚的重量在一斤左右最為合適,太小了不能夠滿足菜品要求,太大了又不能讓這道菜的風味展現出來,而且魚的肉質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這種本地的鯉魚不僅肉質緊實,而且腥味小,用來制作這道菜就好比是量身打造的。
1、鯉魚怎么做好吃?
鯉魚應該算是比較常見的魚類了,它適應性強,耐寒,耐缺氧;所以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春天還是冬天,在菜市場都很容易買到。也正因此,它吃法多種多樣,糖醋魚、紅燒魚、麻辣魚、水煮魚、酸菜魚,都可以用它來做;這些做法當然是都好吃的啦!不過,若論最喜歡的,我還是喜歡老家人的吃法,煎魚塊,從小吃到大,不需要很多調料,小塊小塊的煎好,再燉,每塊魚肉都特別入味,魚湯尤其下飯,不油膩,相當味美的了。
這里分享一下具體做法:香煎魚塊【做法】:1、鯉魚清理干凈,魚頭可用可不用;同時準備好姜片、大蔥段、幾個干辣椒(不喜辣可不放);2、將魚肉切成小塊;切成小小的塊狀,更容易入味哦~3、熱鍋放油,灑些鹽;4、擺入魚塊,開中火,轉動鍋,煎至兩面焦黃;5、加入一鏟生抽或者醬油、少許蠔油(沒有蠔油可以不用);翻炒均勻;6、放入姜片、大蔥段,加入足夠的水,大火煮開,調中火或者小火慢燉至想要的程度即可,
【小貼士】:1、煎魚塊的時候稍微多放一點兒油,煎魚更方便;煎好后,多的油可以倒出來,燉魚頭或者炒菜的時候都可以用,不腥的;2、煎魚塊開中火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小火,火力太小不易起殼,煎起來也慢;3、燉魚的時候水多放點兒,至少要沒過魚塊,有句話叫“千煮的豆腐,萬煮的魚”,所以說魚肉多燉一會兒絕對是不會錯的。
2、河南的鯉魚焙面怎么做?
民間有個傳說是每一條鯉魚都想越過龍門飛身成為一條真龍,就好像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一樣,所以開封府的豫菜中的菜品——鯉魚焙面,就化身成為了一道“龍肉”,即鯉魚是龍身,油炸的龍須面是龍須,不僅能品嘗到到魚肉的鮮香,而且還能吃到面的勁道,一道菜品實現了兩種食材的口感,怪不得成為了當地人餐桌上的必備菜品,
將鯉魚處理清洗過后改刀切出形狀下鍋油炸熟撈出,然后再起鍋燒油加入白糖、香醋、姜末、蔥花等調味品調味,再加入開水,大火烹飪直到汁水開水變為黏稠狀態即可,將燒好的醬汁澆在炸魚上,這道菜品就完成了一半,而后關鍵的一步就是龍須面的“焙”,龍須面是面中比較細長的一種,本來是用來煮食,但在這里卻是放在油中炸,使本來柔軟的面條變得焦香酥脆,放在鯉魚上面不僅能夠吸收豐盈的汁水,還能起到很好的裝飾作用,在當地一般都是先把鯉魚肉吃完之后再品嘗焙面,因為這個時候焙面的風味更加的獨特,湯汁配上酥脆的口感簡直是一絕。
并且關于鯉魚焙面還和慈禧太后有著莫大的聯系,當年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慈禧曾逃難到了開封那一帶,當時那里的一個官員負責接待慈禧太后,于是便準備了這樣一道菜品,慈禧太后吃過之后十分的喜愛,并且還高興的說:“膳后忘返”,至此之后這道鯉魚焙面就開始在當地名聲大噪,還賜給這道菜品手書一聯,鯉魚焙面不僅顏值在線,而且口味也是十分的獨特,糖醋汁配上鮮嫩的魚肉,鮮甜的同時能感受到醬料的爽口,最后再來上一點焦香的龍須面,整個口腔都會彌漫著面粉的香氣和糖醋味的歡愉,吃完之后不僅胃口大開,還會感嘆廚師制作手藝的精妙,讓一條魚吃出了一個宮廷御膳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