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老師,中秋節快到了,農村是怎么樣過中秋的呢。我的家鄉是北方誠市,中秋時節天已經涼了,去街上活動的都是年輕人,一般的中老年人喜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月餅,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同一天即過中秋節又過國慶節,下一次是在2031年。
1、古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先說一下‘古代’。根據時代的劃分,古代是指1840年以前,古代人怎么過中秋節?中秋節是農歷八月十五,正在三秋大忙時期,以農耕為生的人們,為了慶祝豐收,期盼來年更好年景,在這一天月圓之夜擺供奉天,貢品是一些西瓜,葡萄等圓形水果和圓餅。宋朝以后把八月十五定為除‘過年’以外的第二個節日,這時過節的氣氛濃起來了,
2、你的家鄉是怎么過中秋節的,都有那些習俗?
我的家鄉是北方誠市,中秋時節天已經涼了,去街上活動的都是年輕人,一般的中老年人喜歡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月餅,欣賞皓月當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節必不可少的活動之一。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因為潤月的關系,喜相逢,同一天即過中秋節又過國慶節,下一次是在2031年。所以今年的中秋節意義非凡,非常難得能敢上兩個節同時在一天同時慶祝,
3、中秋節快到了,你所在的農村里中秋節是怎樣過的呢?
感謝老師,中秋節快到了,農村是怎么樣過中秋的呢?過去農村過中秋節(傳統節日,八月十五,也叫團圓節),正是農忙季節,所有地里的作物基本上都得收獲,都忙地里的活,根本不重視這個節日。中秋節這天再忙也要給親戚,朋友送禮,給雙方父母買上兩包月餅(每包八個月餅,酥皮的的那種),兩瓶酒,再包上幾包點心(這是條件好的),基本上都是兩封月餅兩瓶酒(我定親的時候,就四包月餅送給我岳父啦),當時月餅每斤8個,才5到6元1斤,白酒才2元到3元(蘭陵大曲),把禮品放下,有的吃了飯回家,有的放?禮品聊一會,還要急著回回家干農活,拿幾包月餅走了這家走那家,不夠再買點添上去另一家,過個中秋累壞了父母也愁壞了父母,
中秋晚上家里可能會做一點好吃的,把走戚剩下的月餅每人分一塊或者一個,煮上一盆鮮花生和幾個玉米,一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熱熱鬧鬧吃吃,喝點散裝白酒吃上幾個水餃和月餅,這就算過了八月十五啦,那月餅,花生,玉米真香,真好吃,至今難忘。現在好啦,每到逢年過節,我兄弟們沒時間就讓侄子,侄女提前給老人家送去禮品,晚上還要父母家坐一會聊聊,在外地的回不去,也打個電話問候一下,父母總是說,很好,很好,沒想到現生活條件怎么好,是啊!敢上好時代,日子越來越好!,
4、濮陽市為環保禁止清明節祭祀燒紙錢,對此做法你怎么看?
幾千年的風俗怎么說改就改?人們一下子是否能接受的了,燒紙是給逝去的老人送錢,一年一度清明節禁止上墳燒紙,那怎么去祭祀老人。我聽老家人說了以后,我也沒有燒紙,拿了一些供品,斟酒一瓶,磕頭祭拜,痛哭流涕,思念父母之痛,難以用語言來表達,心想:父母在天堂沒錢花了怎么辦?真的是否有靈魂,也許只是自我安慰吧。但是今天沒送錢,
父親去世后沒幾個月,我在夢中父親給我要錢(在世時都是給我要錢),我也是糾結這個事兒。于是我在父親周年之際,燒了幾百萬吧,從那以后,再也沒有夢見父親給我要錢,今天清明節,沒燒紙錢,我的心里也是有點兒無奈,于是我就想:禁止幾千年的燒紙錢風俗,是為了環保?還是為了避免火災的發生?確實最近全國好幾個地方發生了火災,但是,我認為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在農村麥田里,燒紙錢是無可厚非的事,燒紙后用土掩埋即可,應該各地政府部門,派出村干部,群眾骨干,黨員等,監管墳地燒紙,也不會發生火災事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