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有關賠償、給付和支付勞動報酬等,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包括:請求國家賠償,給予社會保險待遇或者社會救助,發給撫恤金,給付贍養費、撫養費、扶養費,確認勞動關系或者支付勞動報酬,有關事故請求人身損害賠償等。
符合法定情形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包括:英雄烈士近親屬為維護英雄烈士的人格權益,因見義勇為行為主張相關民事權益,再審改判無罪申請國家賠償,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主張相關權益,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為以后和地方擴展新情形預留空間。另外,不服司法機關生效的裁判或者決定提出申訴或者申請再審,也可以依法申請法律援助。
三是保障當事人更便利地獲得法律援助
????為保障當事人更便利地獲得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法主要從三個方面規定有關便利措施:
明確相關機關和部門提供便利的責任。包括: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在辦理案件或者相關事務中,應當及時告知有關當事人有權依法申請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合理設置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聯絡點,就近受理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機構通過服務窗口、電話、網絡等方式提供法律咨詢服務時,應當提示當事人享有依法申請法律援助的權利,并告知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和程序。
便捷法律援助申請的手續。包括:在申請人經濟困難狀況的核查方式上,除法律援助機構通過信息共享查詢外,還增加了申請人誠信承諾的方式;法律援助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不齊全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一次性告知申請人需要補充的材料或者由申請人作出說明。
????特定情況更加便利對待。包括:法律援助申請人為無固定生活來源的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定群體,社會救助、司法救助或者優撫對象,申請支付勞動報酬或者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進城務工人員,以及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人員的,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發現有距法定時效或者期限屆滿不足七日,需要及時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行政復議,需要立即申請財產保全、證據保全或者先予執行等情形的,可以先行提供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機構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應當提供無障礙設施設備和服務等。
四是保障法律援助高質量水平發展
????法律援助法通過強化保障和監督措施,讓當事人享受到更高質量的法律援助服務,更有獲得感。
郭林茂指出,法律援助法明確了法律援助機構和人員的義務。包括: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負有依法提供法律援助的義務,律師事務所、基層法律服務所應當支持和保障本所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履行法律援助義務;法律援助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恪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向受援人收取任何財物;法律援助人員接受指派后,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拖延或者終止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并應當按照規定向受援人通報法律援助事項辦理情況;對于可能被判處無期徒刑、死刑的人,以及死刑復核案件的被告人需要法律援助的,法律援助機構應當指派具有三年以上相關執業經歷的律師擔任辯護人。
同時,加強了對法律援助工作的監督。包括: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監督法律援助工作,建立投訴查處制度,受理受援人的投訴并及時調查處理,制定法律援助服務質量標準,定期進行質量考核;司法行政部門、法律援助機構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公開制度,定期向社會公布法律援助資金使用、案件辦理、質量考核結果等情況,接受社會監督。
????法律援助法還完善了法律援助有關運行機制。包括:司法行政部門應當有計劃地培訓法律援助人員,提高其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法律援助機構應當綜合運用庭審旁聽、案卷檢查、征詢司法機關意見和回訪受援人等措施,督促法律援助人員提升服務質量;律師協會應當將律師事務所、律師履行法律援助義務的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內容等。另外,法律還規定了相關的法律責任。
2. 法律援助的援助范圍
法律援助機構是由直轄市、設區的市或者縣級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門根據需要在本行政區域內確定的。暫未設立法律援助中心的區縣,由各區縣司法局指定職能部門代行法律援助中心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