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面積東西拉鋸比較長,發展也不均衡,導致地鐵分布也不均衡,深圳西部地鐵密度較高,而深圳東部地鐵發展偏慢,目前有2條地鐵14號線和16號線在建。來深圳8年多了,見證了深圳地鐵的快速發展,剛好在深圳待幾天,乘坐幾次地鐵,談談感受,深圳地鐵規劃到2035年將會有33條地鐵線路,總里程也將達到1335公里,屆時密度會更大。
剛好在深圳待幾天,乘坐幾次地鐵,談談感受:1.購票體驗便捷方式不如廣州地鐵,廣州地鐵云購票、網上購票及現場購票體驗均優于深圳地鐵(各類觸摸屏簡直慢得要命),就連出票速度都比深圳快;2.車公廟換乘通道感覺太遠,比較浪費出行時間,不知基于什么考慮這么建設(可能多線交會換乘立體交叉受限);3.報站聲音沒有廣州地鐵溫馨和甜美,也沒有播報出口就近的主要場所或標志性建筑物、商場等;4.出口通道沒有開空調,擺設。
5.不能用嶺南通,6.再補一條重要體驗(8月12日21:16到深圳灣站準備乘車,發現既然沒有網絡購票方式(進去微信關注既然沒有9號線,只有1-4號線),車站內購票沒有支付寶、微信支付方式只支持硬幣和紙幣,今天剛好身上只帶了9塊錢(1塊的),而且所有購票機都是排長隊購票,只能去服務窗換硬幣了,然而服務員既然告訴我沒有9塊硬幣(也沒有網絡支付)折騰好大一會21:39分才搞定。
2、如何看待深圳的地鐵?
深圳地鐵有很多想吐槽的,1.深圳地鐵3號線,車型小,上下班高峰期擁擠不堪,不過最讓人受不了的是3號線他丫的開車一點都不平穩,一下快一下慢,弄得乘客東倒西歪,很容易產生肢體接觸,從而產生誤會,嚴重的還可能引起斗毆......2.深圳地鐵4號線設計失誤,對人流估計嚴重不足,導致現在上班高峰期(清湖往福田方向)嚴重超員,市民痛苦不堪。
3.深圳地鐵1號線過去對接老機場,但是現在機場已經搬遷,機場東這個站名有點莫名其妙,而且客流少,建議1號線機場東延伸到福永與11號線相連,4.2號線與5號線交匯于黃貝嶺,上班高峰期大量乘客從5號線下車換乘2號線,導致黃貝嶺站擁擠不堪,還出現過事故,建議5號線早日延伸到市中心區。5.原關外地鐵規劃嚴重不足,
3、深圳地鐵如此密集,為什么排不進全國前三?
來深圳8年多了,見證了深圳地鐵的快速發展。首先深圳面積2000平方公里不到,比北京上海廣州以及一些省會城市都小很多,其次深圳面積東西拉鋸比較長,發展也不均衡,導致地鐵分布也不均衡,深圳西部地鐵密度較高,而深圳東部地鐵發展偏慢,目前有2條地鐵14號線和16號線在建。然后深圳地鐵規劃到2035年將會有33條地鐵線路,總里程也將達到1335公里,屆時密度會更大,
4、要建1000公里地鐵和高鐵,深圳將立法解決軌道建設未批先建風險,你怎么看?
這小的地盤,,人滿為患,,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必須得干,,地鐵和高鐵,,先干未批何來風險?干吧!,,特別是深圳的地鐵,必須快馬加鞭的干,,大刀闊斧,,一律淘汰汽柴油汽車…也就是養車必高價…就是要逼著你所有人搭乘公共交通…虎的路面交通已癱瘓,,談何城市的風彩和發展…,,,就頭幾天我從西鄉去文筇渡的長安酒店辦亊…從西鄉坐公交剄世界之窗轉地鐵…就坐公交這段距離費了近2小時…∴我曾想要趕火車和飛機…就是自已開車…該要提前幾小時走啊…,,,所以,城市人兒都務實…少貸銀來買汽車…共同家園齊共建…你我出行才不厭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