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在書法藝術史上取得的成就影響巨大,被后人譽為古今之冠,盡善盡美,擴展資料:相傳王羲之住處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練完書法均在此洗筆,每日習字,久之,池水為之變黑,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王羲之有哪些生平簡介。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原籍瑯邪郡臨沂(今屬山東),后遷居會稽郡山陰(今浙江紹興),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圣之稱,后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其書法師承衛夫人、鍾繇。王羲之在書法藝術史上取得的成就影響巨大,被后人譽為古今之冠,盡善盡美。但其真跡皆已失傳,著名的《蘭亭集序》等帖,皆為后人臨摹。擴展資料:相傳王羲之住處附近有一小池,王羲之練完書法均在此洗筆,每日習字,久之,池水為之變黑,竟能直接蘸取充墨之用。當年王羲之在溫州擔任永嘉郡守之際,曾在今溫州墨池坊揮灑文墨,故于溫州舊鹿城區市政府前有一墨池。王羲之的書法實踐,變當時流行的章草、八分為今草、行書、楷書,是書體轉換時期平地而起的高峰。其書法尺牘散見于唐臨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喪亂、孔侍中等名品。其子王獻之亦為書法家。王羲之曾指導陳郡謝氏的謝安,謝安書法亦成一格
王羲之(321~379)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瑯琊臨沂,后遷居山陰,東晉偉大的書法家,被后人尊為“書圣”。他出身于一個書法世家,7歲時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后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王羲之對中國書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把鐘繇與隸書相近的橫體勢轉化為一種方整而稍長的體勢,因而使得當時還十分拙樸的楷書,成為更接近現在的妍美的楷書。這一改變,是隸書向楷書過渡的最為重要的標志之一,已經孕育著唐代楷書諸大家的胚胎,也成為后世人們寫楷書的基本樣式
3、王羲之生平事跡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瑯琊臨沂人,后遷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后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采眾長,備精諸體,冶于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