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的名字,因為河源是三河之源有關;“槎城”之名,又因“河源”而來。“河源,本漢龍川縣之地,齊于此置河源縣,以縣東、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河源東北境內,有連綿九縣的九連山脈,水源豐富,新豐、連平、忠信諸水匯成新豐江,其東、北之境為河源之水源地。
大家好,我是大錘家小醬同志。硨磲是什么,怎么念?硨磲是一種有機寶石,讀作chequ,諧音車渠,硨磲是佛家七寶之一,一些僧人會選擇硨磲的佛珠。也是與珍珠、珊瑚、琥珀,被西方稱之為四大有級寶石,大多為白色,是圣潔的象征,古時人們認為硨磲具有消災解厄的力量。硨磲是硨磲貝的貝殼,它的肉可以食用,貝殼具有寶石的光澤,可以制成首飾佩戴,亦可制成擺件欣賞等等,溫潤如玉,白皙如玉,又通俗易懂的被人們稱為貝殼玉,
2、河源為什么叫河源?
每一個城市的名字都它的含義及其背后的典故,有的是因境內山水得名,有的是因行政建置變化更名,有的是因村鎮名而來,有的則是因為與國內其它地區重名而改。那么河源為什么叫河源呢?“河源”的名字,因為河源是三河之源有關;“槎城”之名,又因“河源”而來,河源是三河之源。唐朝李吉甫《元和郡縣志》載:“河源,本漢龍川縣之地,齊于此置河源縣,以縣東、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故名也,
”是哪三河之源?為連平河、忠信河、新豐河之源。宋朝王象之《輿地紀勝》載:“新豐江在河源縣北,湍磧嶮峻,通灌田一千一百二十頃,流五百五十里入縣界,號新豐江,”河源東北境內,有連綿九縣的九連山脈,水源豐富。新豐、連平、忠信諸水匯成新豐江,其東、北之境為河源之水源地,歷史沿革晉為南海郡龍川縣地。南朝齊永明元年(公元483年)析龍川縣置河源縣,以“縣北三百里有三河之源”而得名,
屬南海郡。隋先屬循州,后屬龍川郡,唐屬循州,南漢屬禎州,宋屬惠州。元屬惠州路,明初屬惠州府,清仍之,1912~1920年屬潮循道。1936年分屬廣東第四、第六行政督察區,1947年分屬廣東第五、第七行政督察區,1949年屬東江專區,1952年分屬粵東和粵北行政區。1956年改屬惠陽專區,1958年和平縣并入連平縣,連平、龍川、河源縣屬韶關專區,紫金縣屬汕頭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