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三國演義是哪個朝代的三國演義的歷史簡介,1、三國演義歷經朝代:東漢——魏——西晉,橫跨三朝,三國演義歷史背景。
三國(狹義220年-280年,廣義184年、190年或208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有魏、蜀、吳三個國家。漢末三國戰爭不斷,使得人口下降,經濟受損,三國皆重視經濟發展。由于戰爭需求,各種技術都有較大發展。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學者各有不同見解,一般分成狹義及廣義。狹義是220年曹丕逼東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廣義一般認為有184年東漢黃巾之亂開始。這源自漢靈帝為解決黃巾之亂而成立州牧制度,該制度導致地方割據,天下分裂。其他觀點還有:190年董卓挾漢獻帝離開洛陽開始,這時東漢朝廷已經崩潰;208年赤壁之戰后開始,這時三國鼎立形成雛型。歷史學家多注重三國鼎立的形成與過程,自184年東漢已開始失去政權實體、群雄割據,形成三國雛型直到魏代漢為止,所以往往將這段184年到220年的時間納入三國時期加以討論
1、三國演義歷經朝代:東漢——魏——西晉,橫跨三朝。2、《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最終司馬炎一統三國,建立晉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斗爭與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群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物。3、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后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并希望結束動蕩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4、“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百年戰亂終于在此劃下句點,西晉開拓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大一統的局面
3、三國演義歷史背景?背景元末明初,社會矛盾尖銳,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群雄割據,多年戰亂后朱元璋剿滅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間人民流離失所,羅貫中作為一名雜劇和話本作者,生活在社會底層,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會穩定,百姓安居樂業,作為底層的知識分子思考,并希望結束動蕩造成的悲慘局面,由此就東漢末年的歷史創作了《三國演義》這部歷史小說。2、作品簡介《三國演義》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是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0年的歷史風云,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斗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轉化,并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咤風云的三國英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