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私立學校一年學費8000-15000之間。一年20個50塊錢來算,一年差不多在1000塊左右,街舞班一年60一個月差不多500,雖然如此,但孩子其他方面的花費一點都不能少,僅僅計算教育支出,孩子及他周圍同學費用成本上、中、下三檔花費如下。
1、說說你們家孩子上學,一年要花多少錢?
學費一個月1400。街舞班一年6000,一個月差不多500,(因為他身體素質差。加上他喜歡跳舞,所以就用這個來鍛煉他的身體)每周六在幼兒園學畫畫每個月200,(周六沒有人照顧,所以也算是放在學校托管吧)牛奶一個月100。零食每個月50來塊吧,早餐的話大概在四五塊,晚餐大概平均在他身上還5塊吧。一天10塊,一個月就是300元,
一周買一次水果30吧。一個月100,玩具的話。一年20個50塊錢來算,一年差不多在1000塊左右,衣服的話,春季4件上衣。4件褲子,兩雙鞋子,要600吧。南方夏季時間長,另外加上我家的孩子出汗量比較大。第1批6套上衣,6套褲子,一雙鞋子。第2批再來6套上衣,兩個褲子,一雙鞋。還要背著吸汗巾50塊,1400塊總要的。
2、養初中生平均一年花8.8萬,為什么現在養孩子的成本這么高呢?你在孩子身上花了多少錢?
地標天津,孩子初一,僅僅計算教育支出,孩子及他周圍同學費用成本上、中、下三檔花費如下:上檔:屬于典型的“飽和式教育”。初中私立學校一年學費8000-15000之間,(直接面向國外升學的私立學校學費為7萬-20萬不等)周末、寒暑假語文、數學,英語三科輔導班費用總計30000元(以學而思輔導班費用為例)。
到了初二、初三如果再增加物理、化學輔導班,那么,教育支出還需要增加10000元左右,僅以面向國內升學的學校而言,教育支出合計50000-70000元左右不等。除了教育支出,如果有特長班比如鋼琴、繪畫、游泳、冰球、籃球、街舞,足球等支出,還需要萬元上下,當然,參加寒暑假游學項目則需要再加一大塊支出。中檔:我自己的孩子屬于這一檔,
公立學校,沒有學費支出。周末選擇性輔導班,只上數學一門課,合計支出6000元左右,平時上著英語一對一在線,年支出大約10000元,其他無。教育花費不高的代價是:我自己需要額外付出很多精力來監督孩子學習,低檔:我孩子周圍的一些同學,包括我縣城,農村親戚朋友的孩子不少屬于這一種。公立學校,無學費支出,家長對孩子學習屬于“無為而治”、“順其自然”型,在教育這一塊基本屬于“零支出”。
雖然如此,但孩子其他方面的花費一點都不能少,比如現在大城市流行于中學生群體中的攀比風:追逐名牌,一雙鞋子動輒幾千。交際風:孩子周末或者寒假出去,一天動輒幾百幾百的花是常態,還有度假、高端運動等等不一而足。單從教育支出這塊,為什么現在養孩子成本這么高?我主要從以下幾點來談一下:第一、家長心態問題,現在中國新成長起來的一批中產大多分布在教育、公務員、國企等行業領域,絕大多數都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重重門檻的競爭重圍中“拼殺”出來的佼佼者,具有高學歷,高競爭力,高期望值的“三高”特點,性格中則大多帶有爭強好勝,不服輸的特點。
曾經的學霸經歷,以及高強度競爭壓力指數下的成長經歷和爭強好勝的性格特點,決定了中產者家長會自覺不自覺地將這一切印跡延伸到對孩子的培養環節,第二、裹挾式消費。這是一種“別人有我孩子也要有”的跟風心態,表現在教育支出領域,別的孩子上了輔導班,我的孩子不上就可能會落后;別的孩子在搶跑,我的孩子不搶跑就會落后如此這般,教育的惡性競爭效應就會形成,而買單者則是父母,
第三、資本引導式消費:現在,各種輔導班遍地開花,廣告語幾乎都是一種模式:“彎道超車”、“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等不一而足,目的都是通過喚起家長的“焦慮”來達到促銷的目的。而家長內在的焦慮一旦被資本喚醒,輔導班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重要拐杖,家長除了硬著頭皮不停投入幾乎就沒有了回頭路,如上,育兒高成本自然不難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