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重慶特色菜菜譜
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國(guó)西南部的廣西山區(qū),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種飯為主食。如毛南飯,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筍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
毛南族主要聚居在中國(guó)西南部的廣西山區(qū),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種飯為主食。如毛南飯,即用糯玉毛南族米粉加竹筍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
毛南族喜歡的酸食品很多,其中以"腩醒","甕煨","索發(fā)"為最普遍,稱為"毛南三酸"。
"腩醒":把豬、牛肉切成薄片,用生鹽粉拌勻咬透,留兩三天。用香糯蒸熟,放在簸箕里涼冷,與肉片揉搓均勻,放在壇里壓緊密封。三個(gè)月后便可用。
"甕煨":為了能隨時(shí)吃到酸食品,家家戶戶還有一種特殊的鹽水壇。毛南話叫"甕煨",可腌制多種瓜菜。
"索發(fā)":把洗清的釘螺用豬油干炒,待透熟發(fā)香后,趁熱倒入壇里,然后密封。三個(gè)月就可以揭蓋吃用。毛南語(yǔ)叫"索發(fā)"。
除了"三酸"外,還有酸辣椒、酸蕃茄、酸 頭、酸蘿卜等。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說(shuō)。有的人家還自己用高梁、玉米釀制。但近年來(lái),以市場(chǎng)出售的瓶裝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歡飲茶,暑天常以濃茶解暑。走遠(yuǎn)路時(shí)經(jīng)常隨身帶"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明倫白切香豬是毛南族的名菜,用當(dāng)?shù)禺a(chǎn)香豬加佐料蒸制而成。此外還有:甜紅薯;螺螄酸,蒜頭酸水,鴨血醬,豆腐肴。
5. 重慶食譜大全家常菜
冬至食譜家常菜大全,冬至的話餃子是第一的,人常說(shuō),吃了餃子,不凍耳朵嗯,所以冬至這天的餃子是特別好,然后家常菜的話,我們還可以弄個(gè)涼拌黃瓜,他比較清爽,吃點(diǎn)餃子的話,吃點(diǎn)黃瓜解油,我們還可以坐一個(gè)干鍋菜花,干鍋菜花的話,你可以里面放點(diǎn)粉條,這樣做出來(lái)特別的好還可以做個(gè)土豆絲,土豆絲是人們特別喜歡吃的一道菜
6. 重慶十大名菜菜譜大全
經(jīng)典菜名
魯菜代表:玉帶蝦仁、油發(fā)豆莛、紅扒魚(yú)翅、白扒通天翅、孔府一品鍋、花攬桂魚(yú)、紙包雞、燜大蝦、鍋燒雞、山東菜丸
川菜代表:麻婆豆腐、辣子雞丁、東坡肘子、豆瓣鯽魚(yú)、口袋豆腐、酸菜魚(yú)、夫妻肺片、螞蟻上樹(shù)、叫花雞、魚(yú)香肉絲
粵菜代表:咸菜燜豬肉、釀茄子、釀豆腐、梅菜扣肉、客家鹽焗雞、廣式燒填鴨、燒鵝、紅槽排骨、豆豉蒸排骨、煎釀三寶
閩菜代表:佛跳墻、醉排骨、荔枝肉、扳指干貝、尤溪卜鴨、七星魚(yú)丸湯、軟溜珠廉魚(yú)、龍身鳳尾蝦、油爆雙脆、清燉全雞
蘇菜代表:烤方、金陵丸子、白汁圓菜、清燉蟹粉獅子頭、水晶肴蹄、雞湯煮干絲、鳳尾蝦、三套鴨、無(wú)錫肉骨頭、陸稿薦醬豬頭肉
浙菜代表:西湖醋魚(yú)、東坡肉、荷葉粉蒸肉、西湖莼菜湯、龍井蝦仁、虎跑素火腿、香酥燜肉、蝦爆鱔背、油燜春筍
湘菜代表:海參盆蒸、臘味合蒸、走油豆豉扣肉、麻辣子雞、冰糖湘蓮、臭豆腐、紅燒寒菌、炒血鴨、湘西酸肉、蝴蝶飄海
徽菜代表:清燉馬蹄鱉、黃山燉鴿、徽州毛豆腐、魚(yú)咬羊、香炸琵琶蝦、八大錘、毛峰熏鰣魚(yú)、香菇盒、火烘魚(yú)、蟹黃蝦盅
7. 重慶十大特色菜做法
1、地鍋牛腩
原料:
牛腩肉(選用帶筋皮的部分)400克,胡蘿卜200克,青紅椒圈少許,地鍋餅9個(gè)。
調(diào)料:
八角、姜、郫縣豆瓣各3克,醬油、花椒、蔥各2克,桂皮5克,色拉油100克,高湯1500克,香蔥花4克。
制作:
1、牛腩洗凈,切成重約20克的大塊,用清水沖漂1小時(shí),去掉血污。
2、炒鍋上火,放入色拉油50克,燒至七成熱時(shí),放入蔥姜炒香,加入牛腩,小火煸炒至肉色發(fā)白,加入八角、花椒、桂皮、豆瓣醬,繼續(xù)小火煸香,加入高湯和醬油,大火燒開(kāi),改用文火煨制90分鐘,離火備用。
3、胡蘿卜切成重約10克的滾刀塊,下鍋煮熟,撈出后放入地鍋內(nèi)。
4、將加工好的牛腩倒入地鍋內(nèi),上面撒上青紅椒圈,地鍋餅擺放在四周,上桌后點(diǎn)燃地鍋下面的酒精即可。
地鍋餅:
像蒸饅頭一樣和面,里面加入一點(diǎn)煉乳,可以提升餅的香味。面團(tuán)發(fā)好后,切成長(zhǎng)條,烤熟即可。
2、剁椒金針菇
主料:
金針菇400克
輔料:
剁椒、青紅椒米各適量
調(diào)料:
酸湯,食用油
做法:
1、金針菇剪去根部,洗凈瀝水,擺在盤(pán)中,將剁椒鋪在金針菇上面,大火蒸5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