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山東參加高考的人數為530381人,缺考5212人。山東第一年實行新高考,磨合需要一個過程對于山東的師生而言,重新回到“山東卷”后,多少都會有不適應,就像當初從山東卷改成全國卷一樣,不只是難度的問題,更多是適應的問題,咋一看,山東高考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早上)沒有安排任何考試,會給人一種匪夷所思的感覺。
1、山東物理高考難不?
新高考改革,本來是為了強化物理的地位,因為選擇物理,報考志愿時可以選擇90.64%的本科專業,是選擇面最廣的選考科目。但是,因為物理難,而且在“3 3”模式下物理還實行賦分,所以嚇退了也勸退了很多中上游的學生選擇物理,于是“棄物理”現象在“3 3”模式的省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有人寄希望于考試題目簡單,物理難學,但是考試簡單了,是不是就可以挽留一部分人呢?這似乎是一個合理的理由,但是實際情況如何呢?2020年山東新高考第一年,物理考完之后,就直接上了熱搜,因為很多學生出來后,臉色都很難看,要知道,選擇物理的多數學生,可能都是學霸啊!這次物理,比平時模考都要難,有學生說這是高中三年做得最難的一次,主要體現在閱讀量大,計算量大,解題思路不好找三個方面,“滑雪”、“火罐”將成為很多學生的“痛苦回憶”。
準高三的學生,看了之后表示“瑟瑟發抖”,這不是“作”嗎?難道教育部門真不想讓學生選擇物理嗎?為什么物理會出的這么難?“贏在高三”老師幫大家分析一下:首先,高考以“素養立意”,高考題目越來越靈活現在各科,都強調“核心素養”,核心素養是最基礎、最具生長性的關鍵素養,就像房屋的地基,它決定房屋的高度。在學科素養的指導下,現在的題目越來越靈活,越來越實用,閱讀量、計算量也越來越大了,而單純依靠刷題,很難考高分了,
其次,山東第一年實行新高考,磨合需要一個過程對于山東的師生而言,重新回到“山東卷”后,多少都會有不適應,就像當初從山東卷改成全國卷一樣,不只是難度的問題,更多是適應的問題。用了多年的全國卷,老師對于高考都有了不少研究,高考常考的考點、題型都已經熟記于心了,而一轉到山東卷,很多老師也是茫然的,更不要說學生了。
從命題者而言,因為多年不參與命題了,命題者對于現在的學生狀況,也需要有一個了解的過程,很多在他們看來并不難的題目,由于高中生缺乏相應的知識儲備,所以做起來也很難,比如今年山東物理最后兩道題,對于參加奧賽的學生而言,比較占便宜,就在于他們已經學習了大學的內容,而對于其他高中生而言,則會很難。最后,賦分模式,決定了題目不會太簡單如果你考了70分,結果賦分成90分,和你考了90分,結果賦分成70分,哪個更容易接受?當然是后者!在新高考下,因為實行賦分,所以還要考慮其社會影響,高考作為選拔性考試,題目不會太簡單,在賦分模式的影響下,題目難一些,更有利于賦分,
2、2020為什么山東高考缺考這么多人?
2020年山東參加高考的人數為530381人,缺考5212人。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缺考呢?缺考的都是哪部分考生呢?缺考的都是差生,他們因為怕“交白卷”而缺考,考場上因為不會做,那種貓抓似的的心情真是不好受,或許又因為報考了高職院校而缺考,畢竟考高職的試題容易得多。這些缺考的學生,都是感到高考沒有一點兒希望的,
當初雖然報考了,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拼搏和沖刺,仍然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所以高考時又臨時決定不考了,還不如在家復習去參加高職考試。或許他們后悔,小學初中時沒有用功,成績一般偏下,勉強升入本地最差的高中,豈不知高中知識比初中難度大得多,即使用功也不會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看著那一份份模擬試題,每一份都是“天書”,成績出來仍然是20分、30分,參加高考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一句話:白考!白考就不如不考!高考的考場上很不自由,
3、2020年山東高考,為什么第二天上午沒有安排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