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一段時間之后才明白,河南為什么被稱為大河南,不僅是因為人口多,而是這里從古至今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歷史上眾多名人對中國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深入了解河南,才知道河南真的是大河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河南是中國的中心,中國的名字來源于河南,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商西周東周西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五代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
1、河南汝州怎么樣?
汝州是河南中西部的一座城市,位于嵩山南麓、汝河北岸,距離省會鄭州125公里左右,從鄭州出發沿鄭少洛高速轉林桐高速,一個多小時便可到達,交通非常方便。汝州市地下煤炭儲量豐富,曾是有名的產煤基地;這里也以出產汝瓷(我國宋代五大名瓷之首)而聞名;汝州也是我國著名劇種曲劇的發源地,汝州市地處中原,有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自夏代以來,一直是我們華夏民族的重地,其名稱和屬轄關系多有變更,1988年改臨汝縣為汝州市,2017年6月被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2017年10月被住建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
說起汝州市,我印象最深的當屬風穴寺,我曾多次去過這里,下邊稍多做點介紹,風穴寺位于市區東北九公里處,與白馬寺、大相國寺、少林寺并稱河南四大名寺,電影《少林寺》有部分在這里拍攝。風穴寺景區不收門票,游客憑身份證即可進入參觀游覽,景區里也沒有其它部分景區一樣的套路,風穴寺中七祖塔距今已一千二百多年,是我國現存的七座唐代高塔之一。
漣漪亭建于明嘉靖年間,為雙層六角亭,攢尖頂麒麟馱寶瓶,米形脊,火焰尖,垂脊飾龍吻及珍奇異獸,共六吻六獸,小巧玲瓏,秀麗古樸,造型在全國獨一無二。亭內依王羲之《蘭亭序》“曲水流筋“,建有流水音,九曲十八彎,懸鐘閣,建于宋,內懸9999斤重的宋宣和七年(1125年)鑄造的大鐵鐘,為宋代保存至今的稀有珍品。
2、河南科技大學怎么樣?
河南科技大學是一所公辦的綜合類高校,我認為還是比較不錯的,河南科技大學成立于1952年,坐落在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洛陽,是河南省重點建設骨干高校之一。學校設32個學院,有工學、理學、醫學、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管理學、教育學等11大學科門類,87個本科專業,2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6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點,
學校現有教職工492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級工程技術人員1022人,博士、碩士生導師326人,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省部級科技功臣、優秀科技專家、學科(學術)帶頭人等高級人才200余人,共享院士7人。學校圖書館分布在2個校區,擁有紙質文獻總量364萬冊,電子圖書122萬冊,15臺服務器、60TB存儲陣列,引進數據庫44個,自建特色數據庫5個,紙質資源與數字資源共存、實際擁有資源和遠程可利用資源并舉,
3、去過河南的朋友,說一說在河南的感受如何?
有人說如果把中國比作全世界,那么上海就是中國的美國,廣東是中國的歐洲,東北是中國的俄羅斯,而河南是中國的中國,雖然是開玩笑的比喻但似乎也有幾分道理呢!曾在河南工作生活了兩年多,河南給我的感覺非常不錯,這里的人很真誠實在友善,樂于助人!在河南一段時間之后才明白,河南為什么被稱為大河南,不僅是因為人口多,而是這里從古至今對于中國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歷史上眾多名人對中國文化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深入了解河南,才知道河南真的是大河南!河南省,簡稱“豫”,省會鄭州,位于中國中部,東接安徽、山東,北接河北、山西,西連陜西,南臨湖北,總面積16.7萬平方千米。
總人口約1億,河南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稱,是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河南省地勢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地勢西高東低,由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水面構成;地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流域,大部分地處暖溫帶,南部跨亞熱帶,屬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氣候;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是中國經濟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發展的中間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