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啟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徐光啟的著作,徐光啟的著作包括《崇禎歷書》、《測天約說》、《大測》、《日纏歷指》、《測量全義》、《日纏表》、《幾何原本》等等,徐光啟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徐光啟在歷史上是何許人,徐光啟(1562—1633),上海人,字子先,號元扈,謚文定,天主教徒,教名保祿。
徐光啟的著作包括《崇禎歷書》、《測天約說》、《大測》、《日纏歷指》、《測量全義》、《日纏表》、《幾何原本》等等。他是萬歷進士,官至崇禎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內閣次輔。徐光啟在數學方面的最大貢獻當推和利瑪竇共同翻譯了《幾何原本》(前6卷)。徐光啟提出了實用的“度數之學”的思想,同時還撰寫了《勾股義》和《測量異同》兩書。徐光啟首先把“幾何”一詞作為數學的專業名詞來使用
2、徐光啟在歷史上是何許人徐光啟(1562—1633),上海人,字子先,號元扈,謚文定,天主教徒,教名保祿。官至禮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是明代著名的科學家、天文學家、農業科學家。他第一個把歐洲先進的科學知識,特別是天文學知識介紹到中國,可謂我國近代科學的先驅者,徐光啟1562出生于上海一個寒素的家庭,早年曾在上海龍華寺求學,他自幼勤學苦練、生活簡樸,在中秀才后前往廣東教書。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在廣東韶州結識西方傳教士,初步聞知天主教教義及西方科學知識;后又讀到利瑪竇的《山海輿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