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一下意拳站樁時候入靜,意拳也叫大成拳,是王薌齋先生所創。站樁的第一個特點是思想入靜人說萬念皆空什么也不想是為靜,在站樁角度上講不是這樣,其站樁分為養身樁和技擊樁,初學者都是先從養生樁開始的,不要把運動搞得神秘而復雜,大成拳站樁就是這樣一種運動。
1、站樁入靜是種什么狀態?怎樣才能入靜?
淺談一下意拳站樁時候入靜,意拳也叫大成拳,是王薌齋先生所創。意拳集各個門派之大成,尤其是從薌齋先生所學的形意拳,擯棄了各個門派內功繁瑣的意念訓練,都是在相對靜止的狀態下進行訓練,以體會動之不動的微動,我主要要點是精神集中,周身放松,呼吸順暢,其站樁分為養身樁和技擊樁,初學者都是先從養生樁開始的。養生樁首先是姿勢,兩腳與肩同寬,兩手抱圓在前胸有如抱一個皮球,沉肩墜肘,
雙腿微微彎曲似有似無感覺有個氣球在頂著,圓襠似乎兩腿間夾了一個氣球一樣。頭往上頂,就好比有繩子在提著頭發,這叫頭頸豎直,雙眼微睜目視前方似看非看,下顎微收感覺下巴也夾住了一個氣球,這樣基本姿勢就完成了。在意念上首先下巴.兩臂、兩肘,兩腿間都感覺夾住了一個氣球,感覺不能夾得太緊家爆了也不能太松掉了,
兩只腳下如踩兩只青蛙,不能踩得太狠踩死了,也不能太輕讓它們跑了。剛開始這樣的基本動作在練勁兒,也就是在靜止的站樁中轉化肌肉的力量,剛開始很多初學者站不了多長時間就感覺肌肉酸困,這時候就要盡量堅持,實在堅持不了的可以休息一會兒接著站,時間最好在四十五分鐘左右。在站樁過程中,如果姿勢正確了可以進行意念轉換,這也是增加站樁時間減少疲勞的最有效方法,你可以感覺自己是在山林之巔俯瞰大地,也可以感覺自己在一片綠油油的麥田中,也可以感覺自己是在一個片大海里的一條船,也可以感覺自己在溫水池里慢慢的融化了,
2、怎樣站樁?有沒有圖示的樁法?
謝邀!站樁作為中國獨有的站立式鍛煉運動,它來源于武術基本功。現在有很多的愛好者加入其中,通過站樁提高了身體素質;改善了亞健康,同時也有很多的初學者希望通過網絡能夠初步掌握這種運動。站樁分很多種:渾圓樁(很多內家拳的基礎樁架)無極樁(道家氣功的基礎樁架)還有我練習的內勁一指禪樁(南方武術樁架),從精神層面來說又分:意念觀想類;凝視入靜類;身心合一類。
3、為什么站樁時不能深呼吸?
首先要說,各種功法中選用什么樣的呼吸方式,是由功法來決定的,深呼吸是有良好健肺和增強肺活量的功能,但不是什么功法都適合。比如在大小周天功法中,小周天練法是用順式深呼吸,而大周天練法中就用自然呼吸法,這都是根據功法的需要所選定的,沒有什么好與壞的區別。你提到的為什么站樁不能用深呼吸,也是一個道理,再來給你分析一下,什么功法可以用深呼吸,而什么功法又不能用深呼吸哪?首先,深呼吸多用在有動作功法(如硬氣功常用蓄力為吸氣,發力為呼氣。
4、練習站樁功對身體有哪些利弊?
站樁的第一個特點是思想入靜人說萬念皆空什么也不想是為靜,在站樁角度上講不是這樣,相對論告訴我們,思想入靜是相對而非絕對的,真要啥也不想,拳論上還要意念活動干什么?置身于淋浴假設、自我放大、鳥語花香、高山大海、白云草場等等意念活動的環境里,站樁愛好者都是為了入靜。可見入靜是有條件的,不是單一的、強制性的,
但是種種假想的意念活動,其掌握尺度要適宜,輕則不起作用,重則容易引起大腦興奮,達不到入靜目的。靜,能夠降低大腦耗氧量,當大腦考慮問題極度活躍甚至焦慮的時候,氧血營養大部分都會供給大腦細胞,相應人體其它器官得到的就少了,難免造成周身營養補充的失衡。要想改變這種狀況,使周身各處均衡得到氧血供給,就應學會合理的入靜,
如果強制性入靜,這種極想入靜的信號難免令大腦皮層產生興奮,就像入睡一樣,越想睡越睡不著,越想靜越靜不下來。站樁,應該自然入靜,利用假想的種種意念活動如前面提到的置身于溫泉淋浴、自我放大、鳥語花香、高山大海、白云草場等假設環境中,讓大腦得到休息,不知不覺地靜下來,這樣才能把大腦的耗氧量降到最低,全身器官才能均衡得到氧血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