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申奧申辦奧運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的意愿,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國奧委會正式提出承辦2000年奧運會的申請,,申奧成功對中國的意義是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同時也表明了全世界對中國的肯定,對于中國人來說,奧運一直是我們的夢想和光榮實現的地方,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就被接納為國際奧委會成員申奧成功是哪一年。
申奧成功對中國的意義是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同時也表明了全世界對中國的肯定。申奧成功,說明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已具備承擔世界性大賽的實力,也證明了我國體育場館的建設,已能滿足世界大賽的需求。在中國舉辦奧運會,是幾代體育人的夢想,也是全國人民期待已久的盛事,讓世界聆聽我們的聲音,也讓我們的大國風范感動世界。申奧成功的意義國際奧委會把奧運會主辦權第一次交給擁有五千年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擁有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這必將促進中國人民與世界人民的交流與友誼;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提供巨大的動力;為奧林匹克理想在世界范圍內的進一步傳播與弘揚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申奧的成功不僅將推動我國體育事業的巨大進步,還將同加入WTO一道,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兩臺發動機,促進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推動科技、文化、環保事業的進步;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增強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2001年7月13日晚22:08,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先生在莫斯科宣布:北京成為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有10個城市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辦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夏季殘奧會,其中五個城市進入了候選名單,分別為北京、多倫多、巴黎、伊斯坦布爾和大阪,最終北京憑借其在第二輪絕對的票數優勢取得勝利并獲得了這兩項賽事的主辦權。國際奧委會代表和媒體認為北京獲勝的原因是中國的強大、在反興奮劑領域的貢獻和8年前以微弱劣勢不敵悉尼等。尤其是在2000申奧時,北京在投票時一路領先,卻在最后一輪以兩票惜敗。在第一輪投票后,因沒有城市得票超過半數,得票最少(只獲得6票)的大阪最終被淘汰。北京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過半的票數,最終獲得本屆奧運會主辦權
3、北京申奧成功的歷史意義北京申奧的成功,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的實力,同時也表明了全世界對中國的肯定,反映了中國經濟實力、國際地位的全面提高,這不僅是北京的光榮,更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華人共同努力的結果。北京申奧申辦奧運是中國人民長期以來的意愿,1991年2月北京市向中國奧委會正式提出承辦2000年奧運會的申請,在中國奧委會舉行的全體會議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請,并向國際奧委會和有關的國際體育組織通報了北京的申請。對于中國人來說,奧運一直是我們的夢想和光榮實現的地方,早在20世紀20年代初,中國就被接納為國際奧委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