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一個廣東人變得不倫不類的。所謂在家“上學”,指的是有條件的家庭,在孩子掛名(注冊)一個學校之后,不在學校讀書,而是家長通過自己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只參加每個學期的考試,我哥的三個孩子廣東本地人,五歲之前一直在鄉下生活,只會說粵語,結果后來去城里讀書了在學校不讓說粵語,回家老師也要求說普通話,父母又遷就孩子。
你們當父母的都說普通話,誰教孩子粵語啊!現在學校是不會教你粵語的,別說教了還規定了在學校只能說普通話,而且還教孩子回家也跟家人說普通話,說白了粵語現在就是被打壓!你想孩子會粵語只能在身邊會粵語那些人里慢慢學了!在學校學是不可能的了!只能在身邊的人平時交流的時候慢慢學!我哥的三個孩子廣東本地人,五歲之前一直在鄉下生活,只會說粵語,結果后來去城里讀書了在學校不讓說粵語,回家老師也要求說普通話,父母又遷就孩子!結果兩年不到的時間粵語不會了,就連家鄉話都忘了!!只會說粵語!現在回到鄉下跟長輩說話都是普通話!長輩們又聽不太懂普通話,給我的感覺像是廢了!好好的一個廣東人變得不倫不類的。
2、廣東教育廳:已查出298人“在家上學”,包含私塾國學等,主要分布在廣州深圳等市,已對學生勸返復學,你怎么看?
所謂在家“上學”,指的是有條件的家庭,在孩子掛名(注冊)一個學校之后,不在學校讀書,而是家長通過自己的教育方式來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只參加每個學期的考試。這種教育方式(模式)早就有了,民間很多這樣對付應試考試的高人,他們已經摸透了這種應試考試的規律和和對付的手段,只要不是一個傻子,且家長愿意付出高額的酬金,這些家伙都能讓考二本的學生考進一本。
只是這種模式往往是一對一的方式,很多家長遇不到罷了,且對孩子有一定的要求,既然最終考學看的是分數,那么用自己的教育方式讓孩子獲得高分不是很正常的嗎?這不是很符合孔子的“因材施教”嗎?教育系統這么整是怕砸了他們的飯碗吧?需要改正的是教育模式,而不是將孩子們“抓”回學校。至于進行什么額外的培訓,那是家長們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老是嚷嚷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嗎?百年大計,教育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