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二次報銷”,如果當地沒有實行大病保險制度,其實就是城鄉醫療救助報銷。二、二次報銷的重點對象是什么群體呢,特困人員(即所謂五保戶),自付金額全額報銷;低保戶,按低保類別分不同比例報銷,報銷比例在自付金額的60-90%之間,沒有起付線;扶貧工作中認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付3000元以外,剩余全額報銷。
1、大病二次報銷怎么辦理?
因在民政部門工作,簡單回復一下這個問題。一、什么是二次報銷?所謂的“二次報銷”,如果當地沒有實行大病保險制度,其實就是城鄉醫療救助報銷,而在很多地方,城鄉醫療救助被老百姓稱為大病救助。這個大病救助與是否是“大病”無任何關系,只是指治療費用大或治病花錢多而己,第一次報銷后需要自付的資金數額比較大,如果符合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管理辦法的規定,就可以辦理第二次報銷。
二、二次報銷的重點對象是什么群體呢?城鄉醫療救助在民政部門負責辦理的時侯,重點關注的人群是弱勢群體,要求該項資金的80%用于保證弱勢群體的吃藥住院上,具體包括:特困人員(即所謂五保戶),自付金額全額報銷;低保戶,按低保類別分不同比例報銷,報銷比例在自付金額的60-90%之間,沒有起付線;扶貧工作中認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付3000元以外,剩余全額報銷,
同時,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特別關注當地政府確定的重大疾病的報銷,與非重大疾病報銷細節上有所區分,這一點,請特別注意。另外,城鄉醫療救助資金經常被用于給弱勢群體代繳參加醫療保險的參保金或參合金,這是地方政策,各地政策差別很大。在弱勢群體之外的普通群眾,只能占用剩余的20%的資金,通常是起付線1.5萬元以上的部分,才按比例報銷,
強調一句:城鄉醫療救助資金以前在民政部門管理并辦理報銷手續,從2019年4月起,全國范圍內統一劃轉到當地醫療保障部門辦理。劃轉之后,報銷政策是否調整,請咨詢當地醫保局,三、要什么手續呢?總體來說,共用的手續是大致相同的,即:患者和戶主的身份證、戶口本(要復印件,但查看原件)。與報銷相關的是:低保證、五保證、出院證明,病歷首頁復印件,出院費用結算單,第一次報銷單據,
2、安徽宿州二次報銷?
我報銷過,在支付寶上給孩子買的一萬保額的保險,孩子急性闌尾炎去徐州做的手術,出院記錄發票,出院的時候要求都要兩份,并且蓋章,復印的章是無效的,我花了一萬六,先去報的農合35%報銷5000多吧,先報銷的給原件,然后拿著報銷的憑證蓋個農合的章,去保險公司二次報銷,我買的是一萬的保額,所以只報了一萬。并且不能續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