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打拼了十多年,不堪回首的事多了去,有苦有累,喜憂參半。東莞的人肯定沒有以前多了,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最直觀的原因可能就是說在東莞打工的收入已經遠遠跟不上物價漲幅,事實上現在的90后,到了正在打拼事業的階段、娶妻生娃的階段、教育小孩贍養老人的階段,這是一個需要大量金錢的關鍵時期,有很多事自己的能力好沒有辦法完全應付,那只好向外借錢了,負債自然就到來了。
1、一線城市打拼的90后有多苦?
謝邀!作為“新三線”城市80末的我回復這個問題有些多余了,大體說說我對目前我所處城市90后的感觀吧。多少有些答非所問,不喜勿噴,按照1990年起算的話,年齡段今年29到20左右,普遍步入社會開始工作了,借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分析,他們可以大體分為城市90后和純鄉鎮90后兩種吧。先講心境,城市90后見多識廣眼界相對開闊,對待生活的方式相對瀟灑些,同樣對待工作的挑剔性也大些,
部分純鄉鎮90后受地域限制家庭環境限制,眼界相對狹隘些,為了進一步提升生活品質不得不拼盡全力去工作,城市90后的苦大部分來自于他們過度的消費和透支消費,逐漸形成的惡性循環,另一小部分有頭腦的選擇了自主創業,由于各種資源的便利,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純鄉鎮90后中又有大部分受到各種限制不得已選擇了拋家舍業的外出務工,另一小部分在附近的城市里掙扎著,自己多吃些苦,好讓自己的下一代不用那么的苦,所以說苦的目的性決定了苦的性質!再講心態,城市90后的家庭條件相對鄉鎮90后的家庭畢竟存在一定的優越性,不需要購置房產等大宗的開支,所以敢于消費敢于探索,成了人上人,敗了也不傷筋動骨,源于家庭的殷實度造就了良好的心態,反觀鄉鎮90后,家里父母辛辛苦苦半輩子省吃儉用好不容易積攢的家底,根本舍不得拿出來冒險,寧可給孩子們當作首付再背巨額貸款來置辦房產,以求孩子在城里好過些,從而不再受苦!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為了家中父母為了妻兒,無論再苦再累我們也要受著!80.90.00后共勉之!,
2、在東莞打拼多年的你,有哪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能說說嗎?
在東莞打拼了十多年,不堪回首的事多了去,有苦有累,喜憂參半。零幾年老鼠蚊子特別多,一五年前偷單車的多,我兩公婆就被偷了六輛單車,夠氣噴吧,最不堪回首的事是一六年還是一七年我記得不大清了,好象是玉兔臺風,從早上八點過到晚上七點風雨特別特別大,是超強臺風。早上七點左右騎單車上班沒事,下午六點下班回出租屋,大概有五里路程,披雨披穿著筒靴騎單車回去,在路上筒靴裝滿水,雨披吹來反向天不能騎車推著走,順著風時跟好象連人帶車都要吹走似的,要蹬起八字足才站得稂,好象似在滾帶曳才到了出租屋,
3、90后的我們,是不是有挺多都處于負債狀況的?
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向90后問的,也是向全年齡階段的人們問的,負債對于每個人來說意義都不同,有的人從來沒想過要負債,對于金錢的管理非常簡單,支出小于收入;也有人一開始就想著負債,正確的來說是“融資”,然后將錢投資于某個行業,可能是實體、也可能是金融,等著未來收獲更多財富。90后作為新生代,各種風口浪尖上的問題都會指向90后,不成熟也是負債的原因之一,
事實上現在的90后,到了正在打拼事業的階段、娶妻生娃的階段、教育小孩贍養老人的階段,這是一個需要大量金錢的關鍵時期,有很多事自己的能力好沒有辦法完全應付,那只好向外借錢了,負債自然就到來了。還有一個現象就是,以前的人們在這個階段負債的比例很少,為什么現在的90后比例卻如此高呢?差異的關鍵就是借錢的方式不同,以前借錢無非就是向親朋好友借錢,渠道單一而且不容易借到,
4、東莞打工的人沒以前多了,是怎么回事,難道是打工的越來越少了?
東莞的人肯定沒有以前多了,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最直觀的原因可能就是說在東莞打工的收入已經遠遠跟不上物價漲幅。以前打工的能攢一點,給家里寄一點,現在東莞打工養活自己都很艱難,因為物價實在是太貴了,這種情況下大部分人就選擇離開,當然,更主要的原因就是全國經濟都在發展,各個省份的經濟也在發展,就業機會增多,薪資水平在增長,已經距離東莞和廣東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可以說持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