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們確說“五月份發現從武漢回來的人怎么辦”無情,歧視的言語,令湖北人,武漢人傷心,無助。這個問題是否有歧視的味道,湖北人,武漢人不是病毒的代名詞,而是受害者,相信初來時三位和我一樣或更甚,都對煙臺充滿了壯志、希望和憧憬,但是我到來不是很久,就首先感受了失望,單位里風氣是哪有認真做事的人,即使有那么幾個,也是不被重用,反而天天在總經理面前唯唯諾諾、拍馬逢迎的人被器重。
1、五月份發現從武漢回來的人怎么辦?
這個問題是否有歧視的味道,湖北人,武漢人不是病毒的代名詞,而是受害者。她既被病毒傷害,又為中國人,世界人在精神上,經濟上,病毒侵襲上作出了巨大的奉獻和自我犧牲:為了你們的健康幸福,為了你們少受損失而自我進行長大二個多月的封城,把痛苦留給自己,幸福送別你們,而今天你們確說“五月份發現從武漢回來的人怎么辦”無情,歧視的言語,令湖北人,武漢人傷心,無助。
2、朋友過生日,聚會上有從武漢回來的人,我還要不要去?
現節段我國各地都已取得了新冠肺炎防疫的初步勝利,武漢已于本月八日解封了,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疫情沒有結束,多地發現無癥狀確診感染者,也就是說其本人沒有任何癥狀,他自己也不知道他就是新冠肺炎的確診者,這是最危險的,現在各地允許食堂就餐,但不允許聚會聚餐,為了你的健康安全建議你不去聚餐慶生,可通過其它方式祝福,如發微信紅包等等方式即可,我想你的朋友是可以理解的。
3、我同事孩子北大畢業,說什么都不想留在煙臺,煙臺為什么留不住人?
說個多年以前我自己的經歷吧,若是老同事有可能看出我說的絕對真實!我是1993年畢業來到煙臺開發區的一個當時管委直屬的公司,同時來的四個本科畢業生:兩位北京理工大學、一位哈爾濱工業大學還有我是吉林工業大學(現在的吉林大學前身之一),四人中就我一個本地人,一個女生,其他三位都是慕煙臺之名而來的外地人,生龍活虎的男生。
相信初來時三位和我一樣或更甚,都對煙臺充滿了壯志、希望和憧憬,但是我到來不是很久,就首先感受了失望,單位里風氣是哪有認真做事的人,即使有那么幾個,也是不被重用,反而天天在總經理面前唯唯諾諾、拍馬逢迎的人被器重,而且單位還有東北人幫派,他們說話聲大、理壯、不服氣任何人(聲明一下,我在長春讀的書,本來對東北特別有好感的,但是我們單位的人可能是特別的存在)。
背景簡單說完,不說經過,只說結果:一年實習期滿,只有我一人合格通過,留在了單位,北理工的一位回家復習考研上岸,一位檔案都舍棄了奔赴東莞,哈工大的回了老家,我和三位都沒有了聯系,不知道現今是怎樣的生活,我覺得肯定都有一番新天地!說回我吧,因為是本地人,稍有點家庭關系,沒有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也沒有環境能腳踏實地干點實業,雖然當時待遇不錯,就是感覺在單位沒有前途,剛畢業的年齡,還是當時自以為是的大學生,和別人一樣混下去嗎?想來想去,決定調動工作去學校當老師,
再說說我的崗位同事,我們是總公司的一個管理部門。當時開發區美名在外,吸引了一批外來人員,我們部就有一位來自內蒙財經大學的老師,一位西安交大的老師,我最后選擇去學校受到他們影響頗深,其中一位晚上和周日去別的學校代課,那個學校缺師資,就介紹我也去代課,在代課的一年里,讓我有了在原來工作中沒得到的工作的成就感,而且人際關系也簡單,所以毅然摒棄了考大學報志愿時不報考師范,堅決不當老師的想法,雖然辭職時受到了包括單位總經理在內數人的勸說,這些勸說不管是場面話還是真心話,我都一一接收了,但不改初心,
直至,很多人認同甚至贊賞我當時的眼光,但他們不知道的是,我不是有眼光能感知大學教師職業是多年以后的熱門專業,而是就想腳踏實地干點事業。說完自己的轉行,再說我的那兩位同事也在了解了單位的工作環境后,在我95年離開后,他們也相繼辭職回到了原來的職業,說了這么多,有耐心不嫌棄我平鋪直敘的朋友看到這里,你覺得煙臺吸引不到大學畢業生,是不是有自身的原因呢?作為一普通煙臺人,我身卑未敢忘憂國,真心希望煙臺能大刀闊斧,除積弊,興新利,營造好的營商環境,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