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豐三年(1080),沈括出兗州,任路演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卷入永樂城之戰而被貶,沈括(1031—1095),字寸仲,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他一生致力于科學研究,在許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杰出的成就,孟茜碧潭是北宋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傳世的杰作沈括,沈括出身官宦家庭,童年隨父四處游歷,沈括北宋時期。
沈括北宋時期。沈括(1031—1095),字寸仲,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出身官宦家庭,童年隨父四處游歷。嘉祐八年(1063),中進士,授揚州都督參軍。宗申參加熙寧變法時,很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刑房、天部監、校閱史館、第三部使等職。元豐三年(1080),沈括出兗州,任路演使,駐守邊境抵御西夏,后因卷入永樂城之戰而被貶。晚年,他搬到潤州,隱居在孟茜公園。邵圣二年(1095年),病逝,享年65歲。沈括他一生致力于科學研究,在許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杰出的成就。他被譽為“中國整個科學史上最杰出的人物”,其代表作《論孟茜》內容豐富,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孟茜碧潭是北宋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傳世的杰作沈括。沈括晚年以筆記文學體裁撰寫了《孟茜碧潭》二十六卷,加上《布碧潭》、《續碧潭》三卷,共六百零九篇,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地學、生物、冶金、機械、建筑、造紙技術等各個方面,非常廣泛和豐富。《孟茜筆談》記載的許多科學成果達到了當時世界的最高水平。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稱孟茜筆談為“中國科學史的坐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