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說普通話,才把河南話降格成了方言。做為河南人,我不會說河南話,正常,我們信陽地理位置靠近湖北,在外地和河南老鄉在一塊,只會說普通話,老鄉都不會河南話嗎,因為他既不懂多少古文,也不知道方言中有諸多古音的存在,除了林州話,河南話中和中原官話有較大區別的,就是信陽話了。
1、河南信陽真的不講河南話嗎?
做為河南人,我不會說河南話,正常,我們信陽地理位置靠近湖北。記得我剛到鄭州也不怎么會普通話,到鄭州只會羅山話,別人都聽不懂,河南話我聽的懂,但不會說。現在在鄭州我不知道是說普通話,還是家鄉話,很尷尬,在外地和河南老鄉在一塊,只會說普通話,老鄉都說,不會河南話嗎?我說,我說家鄉話你們聽不懂。我們信陽這里的方言,河南人根本就聽不懂,搞的自己很難受,
2、馬上就要到河南上大學了,條友們教我一句經典牛氣的河南話吧?
來一段情景對話吧(早晨農村吃飯)。用豫東方言,。,。A為男B為同輩女嫂子,二人為鄰里女大男10歲左右。A:嫂子,弄啥嘞,恁咋住里哎?B:能咋住哎,不豆餾饃打糊涂.,也木有啥菜A:你這大青島起來豆住豆腐,還有豆芽炒肉絲還叫木有菜?....B:豆是沒有菜才跟人家兒換嘞。A:撒價唉?B:一斤豆子一斤二兩菜,
A:你這還有一個雞蛋糕子呢,豆仨菜了還叫木有菜?B:雞蛋糕子不是跟恁侄兒蒸嘞么。,。A:俺侄兒還吃這,多大嘞?B:多大了!?5歲多塊6歲了,A:這一大碗吃完吃不完啊。這么大這么胖了還吃這么補,B:管。恁哥也好吃這個,A:呵呵呵。,俺哥這么大了也天天吃雞蛋?B:他給建業干活嘞。不吃雞蛋哪有勁干,A:是嘞是嘞不吃雞蛋沒勁干。
3、河南有幾大方言?最難聽懂的是哪兒的方言?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說起河南話,我們會想起很多經典的話語。例如一句有味道叫罵:咦,你個鱉孫,還有河南人都愛說的:中在河南話中,也有一些地域的分別。河南省大部分地區都位于為中原官話區,中原官話,就是我們常聽到的河南話的味道。其中河南有三個地方的方言,和中原官話有點差異,最難懂的,就是林州話了。林州、安陽、鶴壁這一豫北區,就是上圖紅色區域,當地的方言,受晉語影響,再加上這這一片比較封閉,著名的紅旗渠的故事,就是在這里,
就在這個區域,保留下來晉語的味道。舉個例子就能知道林州話的神奇之處的,除了林州話,河南話中和中原官話有較大區別的,就是信陽話了。信陽地區,因為受荊楚文化的影響,方言也有點湖北話的味道,信陽話不僅語速快,還h,f不分。對于大部分河南人來說,信陽話也是比較特殊的,更多河南歷史文化原創內容,歡迎關注@歷史寶藏。
4、你覺得河南方言里,最傳神的一個詞匯是什么?
至少有兩個原因,讓你千萬不要隨便去說河南話很土,其一,開封是包括宋朝在內的8個朝代的古都;洛陽是包括東漢、隋朝在內的13個王朝的古都。也就是說,在那些個朝代,河南話才是正宗的官話、京話;其他省的方言到河南,都可以被稱作是“很土”,其二,如果你說河南話很土,立馬就能證明你的古文功底很不怎么樣。千萬不要因為德云社河南籍的岳云鵬那一句“妮兒,弄啥嘞”,覺得這就代表了河南話,
也不要因為大家都喜歡學一句“真得勁兒”、或者是一句“我勒乖乖來”的河南話,就覺得河南話很土。那樣的話,河南人搞不好會說你是“老扎皮”!不知道啥意思了吧?“老扎皮”就是“土老帽”的意思,為什么說覺得河南話聽上去很土的人,古文功底不怎么樣呢?是因為他既不懂多少古文,也不知道方言中有諸多古音的存在!比如說河南人說小房間,會這么說:glo兒。
聽上去很土?其實是“閣”字的古文變音,有沒有瞬間覺得很文雅的感覺?比如說河南人說人不在家里,而是上街了,會這么說:mer上。聽上去覺得土?其實是“陌上”——漢樂府詩有一首《陌上桑》的“陌上”,尋常巷陌的那個“陌”,比如說去那邊了,去這邊了,河南人會這么說:去這廂了,去那廂了,聽上去覺得土?其實是“這廂有禮”的“這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