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重慶地區地圖區域劃分圖高清
1997年,原重慶市、涪陵市、萬縣市、黔江地區從四川省劃出組建重慶直轄市。至此川渝分治,形成今四川省行政區域。
1997年3月14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將原四川省重慶市、萬縣市、涪陵市、黔江地區合并,成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同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政府機構正式掛牌。 重慶至此在歷史上第3次成為直轄市。
希望以上問答對于友友有所幫助???
直轄后的重慶地圖。
直轄前的四川地圖。
8. 重慶各區劃分圖
【市】渝中區 、萬州區 、涪陵區 、大渡口區、江北區 、沙坪壩區 、九龍坡區 、南岸區、北碚區 、綦江區、大足區、渝北區 、巴南區 、黔江區、長壽區 、江津區 、合川區、永川區、南川區 、璧山區、銅梁區 、潼南區、榮昌區 、開州區、梁平區 、武隆區。【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 、忠縣 、云陽縣 、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 。重慶 (中華人民共和國直轄市) 重慶地處中國內陸西南部,東鄰湖北、湖南,南靠貴州,西接四川,北連陜西。總面積8.24萬平方千米,轄38個區縣(自治縣);2016年常住人口3048.43萬,城鎮化率62.6%,地區生產總值17558.76億元。有“中國火鍋之都”、“中國會展名城”、“世界溫泉之都”之稱。重慶是中國西南地區融貫東西,匯通南北的綜合交通樞紐。其江北國際機場是中國內陸重要的空港,果園港是長江內河重要的港區。重慶地處盆地東部,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其山地占76%;氣候冬暖春早,夏熱秋涼,長江橫貫境內,流程679公里。重慶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189年,宋光宗趙惇先封恭王再即帝位,自詡“雙重喜慶”,重慶由此得名。重慶既是“紅巖精神”起源地,又是巴渝文化發祥地,“火鍋”、“吊腳樓”等影響深遠;在3000余年歷史中,曾三為國都,四次筑城,史稱“巴渝”;抗戰時期為國民政府陪都。重慶是國家重要的現代制造業基地、西南地區最大的工商業城市。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8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個、高校67所,還有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兩江新區、渝新歐國際鐵路等戰略項目。經濟重慶經濟建設基本形成大農業、大工業、大交通、大流通并存的格局,是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最大的經濟中心城市。交通重慶的地形復雜,大山大水,自古就有“蜀道難”之說。地處中國中部和西部地區結合部的重慶是長江上游地區唯一匯集水、陸、空交通資源的特大型城市,西南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共建成了“二環十射”高速公路網和“一樞紐八干線”鐵路網,港口年吞吐量1.6億噸,江北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超過3200萬人次,構建起航空、鐵路、內河港三個交通樞紐,以長江黃金水道、渝新歐國際鐵路等為支撐的開放通道。風景名勝重慶擁有山、水、林、泉、瀑、峽、洞等自然景色,共有自然、人文景點300余處,其中有世界文化遺產1個(大足石刻),世界自然遺產2個(重慶武隆喀斯特旅游區、重慶金佛山喀斯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6個,國家森林公園24個,國家地質公園6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4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個。截至2016年12月31日,重慶市共有214個A級景區,其中:5A級7個,4A級76個,3A級80個,2A級49個,1A級2個。2017年新增5A級景區:云陽龍缸景區。2016年,重慶市接待境內外游客4.5億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645.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和17.5%。
9. 重慶地區地圖區域劃分圖片
重慶區域劃分如下:
1、渝中區全域和大渡口區、江北、沙坪壩、九龍坡、南岸區5區處于內環以內的區域,約297.5平方公里。
2、包括大渡口區、江北區、沙坪壩區、九龍坡區、南岸區處于內環以外的區域以及北碚區、渝北區、巴南區全域,約5275.5平方公里。
3、涪陵區、長壽區、江津區、合川區、永川區、綦江區、南川區、大足區、銅梁區、璧山區、潼南區、榮昌區、及萬盛、雙橋經開區,約2.32萬平方公里。
4、萬州區、梁平縣、城口縣、豐都縣、墊江縣、忠縣、開縣、云陽縣、奉節縣、巫山縣、巫溪縣11區縣,約3.39萬平方公里
5、黔江區、石柱縣、秀山縣、酉陽縣、武隆縣、彭水縣6區縣(自治縣),約1.98萬平方公里。
10. 重慶市地圖區域劃分
美術工作者蔡躍宏在設計新重慶藝術觀光地圖時,偶然發現直轄后的巴渝地圖40個城市節點,相連后可生成一只美麗的“巨鳥”圖案,這只“巨鳥”酷似古代巴人的“太陽鳥”圖騰。特別有趣的是這只“巨鳥”與重慶生態、經濟、人文、功能神秘對應吻合:
主城九區商圈為心臟;長江為主動脈;
涪江、嘉陵江、烏江、綦江、芙蓉江、大寧河等水系為靜脈系統;
主城九區為都市發達經濟圈(太陽);
頭、頸、胸、腹、翅、腿相對應地區為經濟較發達渝西經濟走廊;
尾、羽、腳爪相對應為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
涪陵、萬州兩大工業城市分布在兩個主要節點上;
江北機場和即將建設的墊江國際機場均在鳥的翅膀上;
人杰地靈的潼南縣為鳥的頭部。
這只“神鳥”的發現立即在民間和學術界引起了轟動,這只暗藏在巴渝大地的‘神鳥’其形態與布局符合重慶三大經濟圈的格局,給重慶的騰飛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