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多年感覺只有東北老家的年味那叫一個濃,想想那真是~有味兒。春風依醉認為中國最有年味的地方在偏遠農村,不是因為城市不讓放鞭炮失去年味,而是因為農村有更多傳統堅守,本人就是東北人,這些年走南闖北的,也會在外面過年,可是無論走到哪里總覺得東北老家的年味十足,基本上不過了二月二都不算過完年。
1、為什么感覺東北年味最濃呢?
本人就是東北人,這些年走南闖北的,也會在外面過年,可是無論走到哪里總覺得東北老家的年味十足,基本上不過了二月二都不算過完年!過年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包餃子,看春晚,放鞭炮,敞開了喝,敞開了吃,別提有多開心了,只有這個時候才覺得親情的重要性!過了年三十兒,從大年初一開始就是親朋好友拜大年,帶著大包小包的禮品走街串友,到誰家都是一大桌子好酒好菜,敞開了就是個不醉不歸!親朋好友都得輪上他一圈!真的是增加了親人和朋友之間的感情!這種狀況基本上是一個正月都如此!所以這么多年感覺只有東北老家的年味那叫一個濃,想想那真是~有味兒!。
2、中國哪里最有年味?
春風依醉認為中國最有年味的地方在偏遠農村,不是因為城市不讓放鞭炮失去年味,而是因為農村有更多傳統堅守,一、殺年豬春節前回老家,正巧碰上了堂哥殺年豬。大黑豬是自家土法喂的,肥多肉香,差不多養了八個月,別小瞧土豬,活豬二十元一斤,這只豬要賣掉的話得四千多塊。我問堂哥不心疼呀,他說自己吃的放心、味道厚,黑豬不喂飼料,吃白菜頭、豆餅、玉米,煮熟了很香。
請殺豬師傅前,先請要好的鄰居來幫忙燒水,力氣大的搭手趕豬、抬豬,等到忙活了,煮一大鍋肉,爺們們倒上一大碗地瓜酒,推杯換盞大塊朵頤,真是人生快意。不僅僅在吃肉喝酒上,主要是培養親情,家族凝聚力,二、年在于忙活騎著小電車趕個集,買點花椒、茴香、干海帶、油鹽。遇到鄰居、親戚在路邊閑扯幾句,都有意思,走到家又想起來忘了買盤子,明天繼續去。
臘月二十三送灶君升天,早早起來整理鍋和灶臺,打掃廚房,傍晚,燒香擺供品,揭下舊的皂君像燒掉。老人們非常虔誠,還念念有詞:您老人上天言好事,孩子們多不懂事,別和他們計較,打掃完全家衛生、街道,清洗被單、衣服。刷洗案板、碗筷、筐子,一天下來也不輕松。三、煮肉農村比城市冷,煎肉能放許多天,大鍋放滿水,鍋底架上材,放點鹽、八角,二個小時后半條街就肉香四溢了。
3、你覺得哪里的年味最濃?你的家鄉有哪些年俗呢?
答:說真實話農村的年味豐富多彩,熱鬧方式,程度,民族味道廣泛濃烈,歷史悠久,厚重,人人著迷于春節狀態中,民族興旺團結和諧,人民大團圓的方式,特色,喜慶的氛圍堪稱世界之最。當地開展傳統文化娛樂活動:舞龍,舞獅,踩高蹺,玩彩蓮船,扭秧歌,大人小孩等大眾愿參與活動。大環境及小家庭外活動:清陰陽溝,填坑補缺一般在春節,立春節氣之前完成,
此話動叫大寒結束后交春,也就是立春后爛水節已過就不能動土的意思。家家貼對聯,也有自寫對聯的,臘月二十四就是過小年,在二十四這天春節所需耍的物質基本辦齊,年三十煮豬頭,蹄,尾,豬內雜等各種煮熟備用。打年糕,魚糕,蒸各種蒸菜或其它類的菜備足,有的戶從臘月二 五開始團年至到三十晚止,兄弟相互輪回吃團圓飯,晚12點人人沐浴更衣迎新年,正12點放煙花鞭炮接年,下午6點以后耍給逝去親人上墳送燈點亮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