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各個階段補充營養,孕婦按照以下清單做就可以了,當然,也應該根據產檢情況,按照醫囑和醫生指導來補充營養。孕婦比平時就更加需要注重營養,十月懷胎,孕婦身心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方法二營養均衡,補充植物蛋白,多吃豆制品和蛋制品,蛋白質,蛋白質是孕婦不可或缺的營養,推薦食物。
1、孕婦不吃肉怎么補充營養?
方法一喝湯,專家表示湯營養不多,但是個人經歷感覺還是有的。我前年動了個婦科手術,一直感覺身體弱弱的,月經前后頭暈得厲害,大半年不見好,后來有一個月經常喝雞湯,好很多,方法二營養均衡,補充植物蛋白,多吃豆制品和蛋制品。我兩胎孕期肉吃得都不多,用五谷雜糧飯代替白米飯,每天一個雞蛋一杯牛奶一只蘋果一斤蔬菜,蔬菜可以每天換著吃,
2、孕婦應該怎么保持好每日營養?
孕婦營養指導與建議:一個受精卵逐步發育成一個完整的人,需要從母體不斷地獲取營養。孕婦具要滿足自身營養的需要,又要滿足胎兒發育的需要,所以孕婦比平時就更加需要注重營養,十月懷胎,孕婦身心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在注重增加營養的同時又不能暴飲暴食,以免造成肥胖,導致妊娠糖尿病或難產,一、懷孕后的生理變化:1、代謝變化:孕期合成代謝增加、基礎代謝升高,對碳水化物、脂肪和蛋白質的利用也有改變。
2、內分泌變化:各分泌腺體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與營養關系密切的主要是甲狀腺功能增強,碘的需要量增加,甚至可能出現輕度的甲狀腺腫大,3、循環系統變化:孕期血容量增加幅度大于紅細胞的幅度,使血液相對稀釋,可出現生理性貧血。孕期幾乎血漿中所有營養素均降低,有利于將營養素轉運至胎兒體內,4、消化系統功能改變:消化液分泌減少,胃腸蠕動減慢,常出現胃腸脹氣及便秘,孕早期常有惡心、嘔吐,對某些營養素如鈣、鐵、V-B12和葉酸的吸收能力增強。
5、泌尿系統變化:腎血流量的增加,腎臟負擔加重,6、體重變化:整個孕期,一般體重增加10-12.5kg。孕早期(1-3個月)增重較少,而孕中期(4-6個月)和孕后期(7-9個月)則每周穩定地增加約350-450g,二、孕婦的營養需要:1、熱能需要:總熱能需要量增加。孕期的額外能量需要量包括胎兒體內各區室中的蛋白質和脂肪等的能量需要量,加上母兒增加這些組織需要增加的能量消耗量,
我國的RNI為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每天增加0.84MJ。2、蛋白質:孕期對蛋白質的需要量增加,以滿足母體、胎盤和胎兒生長的需要,推薦增加量在第一孕期5g/d,第二孕期15g/d,第三孕期為20g/d。3、礦物質:孕期膳食中可能缺乏的主要是鈣、鐵、鋅、碘,①鈣:妊娠期間鈣的吸收率增加,以保證胎兒對鈣的需求,而不須動用母體的鈣。
推薦量在第一孕期800mg/d,第二孕期1000mg/d,第三孕期為1200mg/d,如果食物中鈣不足,則會動用母體中的鈣,故在古時有“生個孩子掉顆牙”的說法。②鐵:推薦量在第一孕期15mg/d,第二孕期25mg/d,第三孕期為35mg/d,③鋅:推薦量在第一孕期11.5mg/d,第二和第三孕期16.5mg/d。
④碘:孕婦碘缺乏可致胎兒甲狀腺功能低下,從而引起以嚴重智力發育遲緩和生長發育遲緩為主要表現的呆小癥,推薦量整個孕期為200μg/d。4、維生素:許多維生素在血液中的濃度在孕期是降低的,這與孕期的正常生理調整有關,并不一定反映明顯地增加需要量,孕期特別需考慮的維生素為維生素A、D及B族維生素。①維生素A:攝入足夠的VA可維持母體健康及胎兒的正常生長,并可在肝臟中有一定量的貯存,
RNI:在第一孕期為800μgRE/d,第二和第三孕期900μgRE/d。②維生素D:孕期缺乏維生素影響胎兒的骨骼發育,也能導致新生兒的低鈣血癥、手足搐搦、嬰兒牙釉質發育不良及母親骨質軟化癥,RNI:在第一孕期為5μg/d,第二和第三孕期10μg/d,③葉酸:為滿足快速生長胎兒的DNA合成,胎盤、母體組織和紅細胞增加等所需的葉酸,孕婦對葉酸的需要量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