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說湖北發展好了,哪怕就是信陽周邊的地市發展比信陽好了,信陽的人口和產業流失都會更加嚴重。這樣的情況下,信陽的發展就是一句空話(沒有人和產業還發展什么,湖北對于信陽的經濟幫助僅限于多點旅游支持,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第一、從旅游收入和人次來看信陽的旅游業發展迅速,但是多數旅游的人數還是來自于河南省本地,外來的人口不足。
1、信陽這個城市發展的怎么樣?
信陽這個城市按說是優勢極大、潛力巨大,但是并沒有發展我心目中的高位。地處鄭州、武漢、合肥三大省會城市中間位置,區位何其明顯,何其優越,卻沒有給當地帶來多大成就感。雖然獲得過中國宜居城市榮譽,可是經濟發展相當緩慢,信陽處于豫皖鄂毗鄰地區,擁有中心城市之機遇,完全可借助公路樞紐、鐵路樞紐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2、你覺得信陽的旅游業發展得怎么樣?
一個地方想要發展旅游業就要首先保證道路暢通!3月30日我們組織50多人乘坐大巴沿107國道前往獅河港、董家河等茶鄉游覽觀光購買茶葉,走到與312國道交叉口南側時被限寬水泥墩擋住過不去!結果轉了幾圈也過不去,我們無奈只得掉頭回來了,搞得大家很掃興!就憑這一點,在各個進市進城進鄉路口設置限高限寬路障還談發展什么旅游業!這一點不解決,大巴車進不來,難道讓游客都步行走進來嗎?高喊著發展旅游業的領導腦子難道進水了嗎?我看還是洗洗睡吧!,
3、信陽的經濟發展有哪些局限性?
感謝潢川網友信任暨邀請本人作答!關于“信陽的經濟發展有哪些局限性?”觀點如下:①作為豫東南及豫皖交界處最具潛力的城市,市區面積太小,這是最大的局限性。城區的大小強弱是體現整個地區的綜合實力,人口達到千萬的規模,城區常駐人口不到兩百萬,這說明市區的吸附力較弱,想要建設成具有競爭力的大城市,必須從城區現代化入手,以文明城市輔助,衛生城市助力市區繁榮。
②信陽市地大物博,而市區過于“偏西”,無法形成“市中心效應”,以固始縣為例,這兒有很大一部分人逛街所去的城市六安。解決城市太小的難題,首先要在羅山縣打造城鄉一體化試驗區,有效拉近潢川、固始與信陽市區距離,推動信陽市羅山縣撤縣改區是擴城首選區域,城市東擴有利于建成特大城市。③高營養的政、策缺失,沒有被劃入中原城市群這是一大遺憾,
雖然部分市民認為南接武漢并融入武漢城市圈有利于信陽發展,但是分屬將省的事實很難實施。尤其是靠近湖北的一些縣鄉,基本受到輻射,要想辦法改變人才外流,尋求機遇把在外打工的信陽老鄉全部吸引回來,一同參與建設新信陽才能破解這些難題。人口,這是新時期最大的紅利,信陽不缺人,因此應該發展的更好,最起碼河南省前五。
4、湖北對信陽經濟發展的影響有多大?
感謝邀請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地理的原因作為河南省最南部的地市,距離省會鄭州的距離要遠于湖北省會武漢,也正是如此很多信陽朋友都會認為湖北經濟的發展好壞或許對于信陽的經濟發展更有影響力,那么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呢?借此機會簡單談談我的觀察。湖北對于信陽的經濟幫助僅限于多點旅游支持,其他的就不用多想了第一、從旅游收入和人次來看信陽的旅游業發展迅速,但是多數旅游的人數還是來自于河南省本地,外來的人口不足,
根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信陽全年共接待游客4243.2萬人次,國內游客4241.3萬人次;為什么說來自于信陽旅游的多數說河南本地人?這點從各個省份的旅游支持和宣傳上就可以看出來端倪,經常路過河南鄭州火車站的朋友應該知道,在地下走廊里面的宣傳基本上都是河南省內各地市的旅游簡介,比如:信陽雞公山等都在被積極的宣傳中,因為工作原因也經常路過武漢火車站,很抱歉的是基本上武漢宣傳的也是本省內的旅游景點。
從宣傳就可以看出來,地方都是自私的,武漢或者湖北不會傻到白白給一個河南的地市做景點宣傳,第二、湖北和河南作為中部重要的省份,本身之間的競爭就大于合作。可以說兩個省份之間的競爭從經濟、產業、資源到政策等都是全方位的,可以說兩個省份的相似程度太多了,這樣的競爭不僅僅在省份之間,基本上也在省會城市之間,從我很早的時候就有一種記憶,鄭州一直以武漢作為主要的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