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葬于南京百步坡,人稱“隨緣先生”袁枚:袁枚(1716-1797),漢族,本名簡齋,晚年名蒼山居士,隨緣大師,隨緣老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錢塘人,1,袁枚(1716年3月25日至1798年1月3日),其名為簡齋,袁枚與并稱為“南元北冀”,袁枚崇尚“人性論、性靈說”,是乾隆、嘉慶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并稱“乾隆三大家”。
這是因為他非常討厭歌詞。他認為歌詞有很多規則,需要押韻,所以他一生只寫了一個詞。袁枚字子才,號建齋,祖籍浙江慈溪,清代著名散文家、詩人、美食家、文學評論家。辭職后,他隱居在南京的小倉山隨園,在那里他收了許多弟子。嘉慶第二年去世,享年82歲。
1,袁枚(1716年3月25日至1798年1月3日),其名為簡齋。晚年被封為蒼山居士、綏遠大師、綏遠老人。錢塘,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代表清朝乾隆、嘉慶時期的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美食家;2.乾隆四年(1739),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1742年)調任江蘇,先后在溧水、江寧、江浦、沭陽任職七年。他做官勤政的名聲很好,但仕途并不順利,也無意做官。乾隆十四年(1749年),他辭官隱居南京小倉山綏遠,吟誦其中,詩徒廣泛,尤以女弟子為多。嘉慶二年(1797),袁枚,逝世,享年82歲。死后葬于南京百步坡,人稱“隨緣先生”
3、關于 袁枚的資料啊袁枚:袁枚(1716-1797),漢族,本名簡齋,晚年名蒼山居士,隨緣大師,隨緣老人,清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錢塘人。四年中進士后,他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龍為官七年,先后在江蘇溧水、江寧、江浦、沭陽等地任縣令七年。他做官勤政的名聲很好,但仕途并不順利,也無意做官,乾隆十四年(1749年),余辭官隱居于山中。他四十歲時回來了,在江寧小倉山腳下修建隨園,吟誦其中,寫作至死,史稱隨園。女弟子尤仲,詩集弟子,袁枚與并稱為“南元北冀”,袁枚崇尚“人性論、性靈說”,是乾隆、嘉慶時期的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并稱“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文濤并稱為甘家精神學派三大家,有一些傳世之作,如《小倉山集》、《隨緣詩及補遺》、《子物語》、《虛字語語》。作為“清代駢文八大家”、“江油三大家”之一,其文風與直隸大學士紀昀相同,被稱為“南元北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