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好吃的刀削面,第一不得不說的是“穆斯林”刀削面。這些面食又有回民,漢民做法的區別,還有工藝的區別,比如熗鍋燴面,熗鍋刀削面是比較傳統的做法,還有糊涂面又分葷素兩種,俺爸要了二碗刀削面,這也是第一次吃“刀削面”,那牛肉塊真大。
1、哪里能學刀削面?
我來給你回答吧,我有一家面館,隔壁就是一家刀削面面,我花錢買了他的配方,今天無償奉獻了。牛肉鹵牛肉鹵:大料65克,花椒30克,白寇15克,桂皮50克,小香20克,香葉5克,草寇4個,肉3個,草果3個,白芷15克,一口鐘10克,良姜10克,甘草6克,碧波10克,三奈15克,丁香7克8——12斤牛肉用醬2斤左右,醬中加600克耗油,一品鮮250克,味極鮮100克不太辣的辣椒面100克左右,阿香婆香辣醬牛肉味1瓶或李錦記豆瓣醬牛油的比例是十斤牛肉放二斤沒炸過的牛油蔥姜蒜的比例3:2:1十斤牛肉放三斤左右色拉油涼油下鍋,放香料和姜片,小火慢炸,等姜片快榨干,放入蔥絲,蔥絲榨干,全部撈出油中先加丹丹豆瓣醬2勺,炸出顏色撈出,放入辣椒,蔥姜蒜,,接著放阿香婆香辣醬或李錦記豆瓣醬,接著放牛肉,等開鍋放入醬加耗油,不停翻炒,以防糊鍋,等開鍋再次加入蔥姜蒜,翻炒一會加入調料面25克,加入一品鮮,味極鮮,翻炒,加入4斤水,40克鹽,味精200克,雞精150克,在燉15分鐘左右,斷生即可豬肉鹵:前腿肉,瘦肉9斤,肥肉3.5斤,姜半斤左右,花椒50克,大料56克,桂皮35克,白寇18克,小茍香25克,香葉15克,草寇3個,甘草10克,白芷8克,肉慈2個,草果2個,陳皮10克,良姜10克,山8克辣椒面顏色好不太辣的80克,辣點的40克,調料面最多20克,老抽少許調色,一品鮮300克,味極鮮100克,雞精200克,味精200克,鹽100克,紫琳陳醋120克,紅曲粉12克調色,醬油少許可放可不放蔥姜蒜沫比例3:2:1抓勻豆瓣醬一大勺2斤色拉油,二斤豬油,老油,涼油下鍋放入香料,姜片,小火慢炸,姜榨干放入蔥絲,慢炸蔥快變色,放入豆瓣醬,出顏色,撈出料渣,油溫升一下,放入辣椒面,大半蔥姜蒜沫,嗆出香味,放入剁好的豆瓣醬,炒一下,放入肥肉打閃,把肥肉炸出油,放入瘦肉大火煮,等開鍋加入紅曲粉,等肉炒上色,大概幾分鐘,第二次加入蔥姜蒜末,蔥花出味加入調料面,火稍微調小,一直攪動,防止粘鍋,等鍋邊沾有調料面大約6.7分鐘,,放入一品鮮味極鮮,看顏色再稍微放一些老抽,炒出味肉上色,加入醋,炒出醋味,放入鹽雞精味精,放入蔥姜蒜沫停火,燜十幾分鐘盛出,記得留老油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2、洛陽哪里的面湯好吃?
題目中面湯的提法不夠準確,洛陽面湯所指的是晚飯的一種,類似面疙瘩湯,但面不是面疙瘩,而是游絲狀的面,基本做法是濃稠的面汁倒進熱水中,待面汁略微受熱后,再快速攪拌,此時面汁會呈現出游絲狀,這是面湯。如果題目中指的是洛陽面條,那主要有:漿面條,糊涂面,甜面片,燴面,刀削面,手搟面,炒面等種類,
這些面食又有回民,漢民做法的區別,還有工藝的區別,比如熗鍋燴面,熗鍋刀削面是比較傳統的做法,還有糊涂面又分葷素兩種。面食的湯也有區別,漿面條是綠豆發酵后的酸漿水為湯底,燴面,刀削面多是牛羊肉湯為湯底,也有驢肉湯為湯底,糊涂面也有用葷湯做底的,甜面片則最簡單以清水為湯底,這些面食做得好的主要分布在洛陽老城區,瀍河區,每家面館口味都各有特色,都有自己的老食客,所以在此就不推薦了。
3、洛陽有哪些美味的刀削面店?
洛陽好吃的刀削面,第一不得不說的是“穆斯林”刀削面!記得那是1995年的正月初一(我上初一的寒假),俺媽帶著俺妹子出去串門了,中午不回家吃飯,俺爸也不想做飯,于是對我說:“走,去吃刀削面”。于是乎,我們二人騎著自行車來到紗廠路口的“穆斯林刀削面”,距我們家不足3公里,當時的穆斯林刀削面還是花布搭的棚子(白馬俱樂部邊上),沒有屋子,桌子也是在馬路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