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科狀元這么熱鬧,其實就是把狀元的所有光環褪去了,把江蘇高考的可取之處也呈現給全國人民。這次香港大學招收江蘇文科狀元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很多人都問“為什么北大清華的學生大部分喜歡出國,而這次香港大學破格錄取江蘇文科狀元給出了答案,在所以的人都認為人才是第一位的情況下,江蘇文科狀元仍然不能上北大清華,這是一種怎么樣的諷刺。
1、江蘇文科狀元不去北師武大,卻選擇香港大學,你怎么看?
首先這對于我們的教育來說,就是一個笑話!我們的名校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爭創世界一流的大學。那么怎么才能爭創世界一流大學呢,肯定是攬盡天下英才而育之,如果一個省的文科狀元都進不了清華北大,這對教育來說,是一個什么樣的諷刺。她如果不是英才,還有什么是真正的英才,其實長久以來,我們的教育都有一個奇怪的現象,這個現象想方設法保證的不是招收全國的優秀人才,而是想辦法招收某些地方的不是英才的學生,比如考分對當地傾斜,想辦法招聘本地人。
試想一個想成為全世界一流大學的學校,它招的學生卻不是全國最好的學生(這里我們就不喊口號了,不說招收全世界最好的學生了),那么它如何才能保證成為全世界一流的大學,對此我深表懷疑。據我所知,全世界最好的大學都是全球招攬優等生,這次香港大學招收江蘇文科狀元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不但招收,還給巨額的獎學金,我覺得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最應該做的就是慶幸,慶幸是香港大學這樣做了,不是美國的耶魯或者是英國的劍橋。
如果不是香港大學這樣做,而是英美的大學這樣做,等這位文科狀元將來學業有成,我們該如何苛求她去愛我們這個國家,在人家最優秀的時候,我們拋棄了她。當我們喊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時候,我們就已經認識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現在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就是靠人才的創新來推動的。沒有頂尖的人才,就談不上向前發展,
在所以的人都認為人才是第一位的情況下,江蘇文科狀元仍然不能上北大清華,這是一種怎么樣的諷刺。一個以人才為第一位的國家,肯定是千方百計為人才大開綠燈,因為她是人才,當年燕昭王千金賣馬骨,就因為那個馬骨是千里馬的馬骨。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來諸葛亮,也是為天下人才指明了方向,劉備為了人才可以不惜“三顧茅廬”,
這才是我們應該對待人才的態度。可惜的是當歐美名校全世界招攬人才的時候,我們卻無法招收一個省的文科狀元,這對我們的教育來說,是一種諷刺和無奈,很多人都問“為什么北大清華的學生大部分喜歡出國,而這次香港大學破格錄取江蘇文科狀元給出了答案:人家是不惜一切代價來招攬人才。而我們的學校,招攬人才卻不是第一目標,
2、為什么江蘇狀元這么熱,別的省沒有什么信息,江蘇理科沒有消息?
有許多人批評江蘇高考模式,其實還是有許多可取之處,比如壓制炒作狀元就顯神效。江蘇文科狀元這么熱鬧,其實就是把狀元的所有光環褪去了,把江蘇高考的可取之處也呈現給全國人民,同時,也認真體現了一回高考錄取規則的剛性。明年江蘇實行的新高考錄取模式,其實還是要參考測評科目等級,作為應對新高考的學生和家長,別以為就是全部改成5門750分總分,要研究透,
為什么不能炒作高考狀元話題?其一,狀元沒有成長之路,考試之前誰也不知道誰能獲得這個美譽,把人生的偶然當成了必然,既不符合實際,也會對社會學習風氣帶來極壞影響,比如有學校對考上清華北大給以重獎,學生報到后,上幾天退學重新選擇給獎勵的高中復讀,這就沒意思了。其二,跟蹤這些狀元入學后的成長之路,都流于一般,整個群體沒有什么過人成績,這也正好說明入學考試只代表這次考試,不代表整個今后學習,更不代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