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元帥,他也是“湖廣填四川”時期的移民,在其《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提到其祖籍為廣東韶關,客家人,在“湖廣填四川”時移民四川南充市儀隴縣馬鞍場。“湖廣填四川”肯定是真的啊,至于眉山市是我國哪個省的人移民,還真不好因為移民的時候都是分散移民,四川主要是湖南和湖北的移民最多,所以叫“湖廣填四川”。
1、明末清初發生過“湖廣填四川”,四川成都這里的人可能來自哪個地方?
關于客家移民的地理分布簡單點說,入川的客家移民尊循的是"先來后到"的原則。如以粵、閩籍的最多,又以客家人為主體,但是,這兩地的移民是湖廣籍移民人川后,才大批入川的,先到四川的湖廣籍移民因為當時的政策是自由占地,當然是要選依山傍水,地勢平坦、土質肥沃的土地落戶居住。后到的粵籍移民一看風水寶地遭占完了,一聲嘆息,只有採取租佃好田土地耕種,或者向邊遠山區發展,所以粵籍移民與先到的湖廣籍移民相比,多定居在山區、丘陵或者成都平原的淺丘地帶,
具體分布為:在成都平原的周邊淺丘陵或者丘陵地帶,以成都為中心例,客家人分布在"東山區",即龍泉山脈、邛崍山脈交界的地方,有金堂、新都、成都市的龍泉驛區或者在成都平原上的淺丘黃土地帶如簡陽、資陽、資中、內江等。目前,成都市郊的洛帶古鎮就是著名的旅游景區,這里是東山客家人為主的一個聚集區,仍然較好的保留了客家風格的建筑、廟宇、會館和白墻青瓦的民居風韻,
而居住這里的廖姓客家人較多,他們大致來自于河北平鄉,河南唐河,福建汀州、上抗、寧化,廣東新寧。還有葉姓,傅姓、鐘姓、包姓、周姓、崔姓等,筆者曾在這個區域生活了較長時間,他們的客家話我們根本聽不懂,同時也可以一口流利的成都話。寫幾個真正的客家話,大家翻譯一下:鑊頭一一走歸一一媛子一一啀一一夾公一一本文參考書目巜四川的客家人》自己答題,
2、為什么歷史上有“湖廣填四川”一說?
所謂湖廣,指的是湖南、湖北兩個省。湖廣填四川,一般是特指明末清初這段時期內周邊省份居民大量遷入四川這個事件,如果從廣義上來說,那么還包括了從元末開始移民遷入四川的事件,此外移民的來源也不止湖南、湖北兩省,還有江西、安徽、浙江、陜西等省份。第一次人口大遷入在蒙古滅南宋的戰事中,四川就是雙方交戰的主要地區,
長期的戰爭導致四川的人口數量急劇下降,從鼎盛時期的一千萬,驟降到幾十萬。當然,損失的人口除了死于戰爭、饑荒之外,還有不少是因為戰亂而移居到其他省份去了,元末時,農民起義軍首領徐壽輝命部下明玉珍攻打四川,明玉珍從湖北率幾十萬軍民進入四川。此后因為徐壽輝被陳友諒殺害,明玉珍不肯歸順陳友諒,于是封鎖了夔門,自己帶著部下在四川割據,
朱元璋統一天下以后,為了讓四川盡快恢復生產,正式由官府出面,組織了幾次大規模移民行動,從人口富裕的省份將人口遷到四川,使得四川很快再次繁榮起來。第二次人口遷入在明朝末年,張獻忠率農民起義軍進入四川以后,四川再次淪為戰場,此后先是官軍和張獻忠之間大戰,然后是清軍入川和張獻忠大戰,之后又是清軍和反清勢力的戰斗,頻繁的戰爭導致四川人口再次大量流失,
3、湖廣填四川是不是真的,眉山市的人是我國哪個省的人移民過來的?
“湖廣填四川”肯定是真的啊,至于眉山市是我國哪個省的人移民,還真不好說,因為移民的時候都是分散移民,四川主要是湖南和湖北的移民最多,所以叫“湖廣填四川”。在此科普一下,也許很多人以為“湖廣填四川”中的“湖廣”指的是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其實清朝時期的“湖廣”指的是“湖南和湖北”不含廣東和廣西,明清時期湖南和湖北屬于“湖廣行省”簡稱“湖廣省”,當時的湖南和湖北有湖廣總督,而廣東和廣西有兩廣總督,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所以,大家不要搞錯了,此外,“湖廣填四川”的主要移民大多是湖南和湖北兩省的人口。當然也有其它周邊省份的人口,比如云南、貴州、廣西、江西等省的少部分人,以前我也回答過這個問題,有網友說從族譜上看到自己是廣東客家人,說明四川也有廣東的移民,比如十大元帥之首的朱德元帥,他也是“湖廣填四川”時期的移民,在其《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中提到其祖籍為廣東韶關,客家人,在“湖廣填四川”時移民四川南充市儀隴縣馬鞍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