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老城區有四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的歷史沉淀浸潤了老城區的大街小巷,現代化國際城南的崛起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老城區是成都的根,也是成都的靈魂所在。成都是非常精致的城市,老城區能讓人感受到小資的氣質和休閑浪漫的情懷,圍繞成都已經戴上了一條翡翠項鏈,那么就將老城區打造成為一顆最耀眼的翡翠吊墜,鑲嵌在成都的心臟上熠熠生輝。
1、成都最發達的區域在哪里?
看怎么定位發達了,如果以綜合考量,比如教育,醫療,商圈,富人占比,環境好壞,政府部門機構數量,人流量等等來算的話。我認為第一是武侯區(高新南區只是經濟開發區在行政上依然屬于武侯)此區的特點大家也知道,以桐梓林和金融城富人占比最多最多公司也最多,新修基建也是高大上,第二名是錦江區,地理位置在市中心老牌富人區,其中以望江名門為代表。
也有全成都最奢侈的商圈,太古里和ifs和人流量最多的春熙路商圈,同時教育和醫療也是成都數一數二,第三名青羊區,以前的說法西貴指的就是此區,以各大政府機構和家屬院出名,同時富人或者說權貴集中在成都最出名的浣花溪周圍的別墅和金沙范圍。并且有充足的中低高商圈和優質的教育資源,至于現在網上鼓吹較火的天府新區,東部新區目前除了新修基建能說道以外,其他各方面不管是人流量還是富人占比數以及商圈醫療教育都完全不占優勢。
2、成都的老城區未來還有機會么?
機會非常大,今年的兩會口號:重回主城區。作為主城區最核心的傳統五城區,雖然老舊,但底蘊十足,2021年中優規劃中已經確定了城市中心,就是以天府中心為核心的城市中心,這是不會改變的,過去十年的一路向南,已經悄然間發生了變化,成都的發展重心不再是一路朝南,主城區價值回歸終成定局。老城區不管是公共資源(教育、醫療、交通)還是商業配套都具備其他區域不可比擬的比較優勢,在城市有機更新的推新中,我們有理由相信,成都老城區將迎來新的生機,
3、成都規劃越來越遠!成都老城區何去何從?
成都老城區有四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厚重的歷史沉淀浸潤了老城區的大街小巷,現代化國際城南的崛起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老城區是成都的根,也是成都的靈魂所在。成都是非常精致的城市,老城區能讓人感受到小資的氣質和休閑浪漫的情懷,圍繞成都已經戴上了一條翡翠項鏈,那么就將老城區打造成為一顆最耀眼的翡翠吊墜,鑲嵌在成都的心臟上熠熠生輝!,
4、成都老城區將會如何發展?
要說成都老城區會如何發展,首先就離不開成都最新的城市戰略,也就是“南拓、東進、西控、北改、中優”,這個中優自然就包括了老城區了。另外,題主所說的老城區包括哪些范圍也是需要明確的,所以這里只能粗略就產爺所理解的老城區而言了,在提出新的城市發展戰略之前,成都的主城區主要是錦江、武侯、青羊、成華、金牛以及高新區,中優之后,把近郊的郫都、溫江、新都、雙流等都納入到了中優的范疇,主城區范圍一下子就擴大了好幾倍。
今天產爺說的老城區主要還是原來的五個行政區加上高新區了,對成都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成都這幾年主要在向南、向東發展,整個城市建設的進程、資源的分布都在往這兩個方位傾斜,而作為城市核心區域的主城區由于土地資源有限,盡管地價高,土地供應市場反應好,但力度卻并不如東南兩個方位。需要看到的是,在“中優”的戰略基礎上,成都市中心土地降容,現在住宅類型新增用地容積率都在2.5以下,在主城區發展文創產業、大力建設小游園等,對老城區進行有機更新都是這幾年中心區域的主要動作,
以少城區域為例,2018年下半年,成都市規劃局與青羊區政府聯合發布了由聯合國人居署與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編制的《成都市少城片區有機更新規劃導則》,將少城歷史文化街區范圍從30公頃擴大至141公頃。以歷史地圖為參考,通過道路不改線、不拓寬等方式對少城“魚骨狀”路網格局進行嚴格保護,嚴格保護少城片區內的2個遺址、6個文物保護單位、11個不可移勱文物、1個工業遺產和21處古樹名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