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頭條視頻里拍了一集武漢三鮮豆皮的做法,可以參考一下,豆皮的米漿主要是面粉加雞蛋,然后加水,攪拌成稀的面糊狀就可以了。下面重新詳述一下三鮮豆皮的做法,一:挑選新鮮的糯米用冷水浸泡一晚,這一步比較重要,糯米浸泡時間要足夠,最少八小時,這樣蒸出來的糯米飯會特別綿軟,這是要點!二:準備配料,鹵香干,榨菜,五花肉丁。
把鹵香干切成丁狀,把五花肉也切成丁狀,榨菜改刀成丁狀,三:炒配料:熱鍋燒油,加入五花肉丁爆炒,加入鹵香干,翻炒,加入適量鹽,雞精,加入蠔油,生抽,老抽,加入料酒,混合翻炒,炒熟后盛入碗中備用!四:和米漿:面粉裝入碗中,打入兩顆雞蛋,少量鹽,加入清水,用筷子攪成稀的糊糊狀備用!五:蒸糯米:把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鍋中蒸三十分鐘,蒸熟后盛入碗中備用!六:烙面餅:熱鍋加入少許油,把調制好的雞蛋面糊倒入鍋中,攤開成薄的大圓餅,不斷轉鍋,這樣面餅火力均勻,色澤金光,翻轉面餅,在面餅上打入一顆生雞蛋,攤開均勻,直至面餅金黃!七:制作:用扁平的飯勺把蒸好的糯米飯均勻的按壓在面餅上,直到鋪滿,加入炒好的配料鋪滿糯米飯表面,加入改刀的榨菜,鋪滿配料表面。
這個時候,加入少許油滑鍋,調至小火,轉鍋讓底層面餅至金黃,雙手握住鍋的兩邊把手用力翻轉面餅至另一面,用勺子把面餅四周塞入內測,用刀子把豆皮切成小方塊,撒上蔥花!一道三鮮豆皮就這樣完成了,注意在翻鍋的時候要控制力度,不然豆皮散掉,就沒那么美觀了!在武漢的過早文化里,除了熱干面,就屬三鮮豆皮最具有武漢地方特色。
3、武漢名小吃,明明沒有豆子的豆皮為啥叫豆皮呢?
作為武漢人,非常樂意為大家介紹下這個神奇的看不到豆子的豆皮豆皮顧名思義,豆體現在皮上[靈光一閃]豆皮那一層黃色的面皮就是用大米粉和綠豆粉調和成米漿,加上雞蛋攤成的,豆皮應該也是因此而得名的!傳統豆皮基本都是三鮮的,現在品種越來越多,牛肉的、腰花的、基圍蝦的在這里給大家介紹下我經常做的,家庭版三鮮豆皮的做法:皮:面粉 玉米淀粉 水,調成面糊雞蛋1個三鮮餡料:前夾肉、香干、水發香菇、冬筍切丁,姜片、老抽、生抽、耗油、糯米、料酒、八角做法:1、糯米提前泡發5小時以上,瀝干水分,上汽鍋隔水蒸25分鐘,燜2分鐘,香菇提前泡發2小時,待用;2、面粉 玉米淀粉 水,調成漿,稍稀;3、鍋內倒入適量油,放入切好的豬肉丁,煸炒出油,放入姜片、香干丁、香菇丁、冬筍煸炒,加適量料酒、生抽、老抽、耗油、八角、鹽、糖,加入適量的水,燒制20分鐘,余少許湯汁時,做成餡料,放涼待用;4、將平底鍋內放入少量的油,將面漿攤成皮,打入雞蛋涂勻,翻一面,有雞蛋的一面朝下,調至最小火,將糯米飯均勻的鋪在皮上,厚度大概1.5~2厘米鋪成正方形,圓形皮留四邊,鋪上燒制好的三鮮餡料,再將鏟子將圓形四邊包住糯米,將火調至中火,沿鍋邊加入少許油,將豆皮分切成兩大塊,翻一面,餡料兒一面朝下,煎幾分鐘,澆上少許三鮮餡料醬汁;5、外皮香脆、內里鮮香軟糯美味的三鮮豆皮就做好了,將豆皮分切成小塊,撒上蔥花就出鍋!圖1-7是我做的牛肉的和三鮮的,不敢說是不是最正宗,但味道吃起來還是很不錯的!圖8-9是專業早點師傅在做[呲牙]大家在家有空可以試試喲[害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