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830年中國地圖
七大自然地理分區
華東(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東省、福建省、臺灣省)
華北(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中部)
華中(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南(廣東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
西南(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區)
西北(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阿拉善盟)
東北(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內蒙古東部)
注:亦有在此基礎上將內蒙古自治區的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劃入東北地區的劃分方式
2. 1820年中國地圖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和中部,太平洋西岸。南北相距5500公里,跨緯度49°15′;東西相距5200公里,跨經度約62°。東西兩端的時差約為4小時。含34個省級行政中心以及行政單位,歷史上中國的地圖比截至2013年要大。
中國地圖最東端在黑龍江省黑瞎子島(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相交處)(48°27′N,135°05′E)。
最西端在新疆帕米爾高原,約在中、塔、吉三國邊界交點西南方約25公里處,那里有一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雪峰。(39°15′N、73°33′E)。
中國領土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最南端在南沙群島曾母暗沙(4°N)
3. 1870年中國地圖
河北石家莊,山東濟南,山西太原,陜西西安,黑龍江哈爾濱,吉林長春,遼寧沈陽,內蒙呼和浩特,新疆烏魯木齊,西藏拉薩,青海西寧,甘肅蘭州,寧夏銀川,河南鄭州,湖南長沙,湖北武漢,四川成都,江蘇南京,江西南昌,云南昆明,貴州貴陽,廣東廣州,廣西桂林,北京,上海,重慶,天津,臺灣,澳門,香港。
4. 1856年中國地圖
中國簡易地圖:
中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北起漠河附近的黑龍江江心,南到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西起帕米爾高原,東至黑龍江、烏蘇里江匯合處。陸地面積960萬平方千米,陸上邊界2萬多千米。
領海由渤海(內海)和黃海、東海、南海三大邊海組成,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千米。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個,其中臺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
5. 1800年中國地圖
中國的海域面積是299.7萬平方公里,包括內水、領海及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位于亞洲大陸的東部,面向太平洋;毗鄰中國大陸邊緣的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互相連成一片。渤海屬于中國的內海 ,黃海的水深在四個海當中屬于最深 ,在南海分布的島嶼也很多 ,有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南沙群島和東沙群島 。
6. 1860年中國地圖
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中國地圖因為是我國地圖屬于偏大
7. 1830年世界地圖
全世界(地球)的地理區域劃分為七大洲、四大洋。
七大洲
亞洲:東亞、北亞、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
歐洲:西歐、北歐、中歐、東歐、南歐;
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北非、西非、中非、南非、東非、東北非洲(非洲之角)、西北非洲;
南極洲;
大洋洲。
四大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亦稱“北極海”或“北極洋”)
8. 1850年中國地圖
中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為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的分界線。我國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北方地區,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以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9. 1830年美國地圖
我覺得美國的地圖象一只笨笨的趴在巖石上的海象,新英格蘭地區六個州是這只海象的頭,佛羅里達是海象的前肢,德克薩斯州南部突起是它的后肢,加州和俄勒岡就是它的屁股。阿拉斯加是一只巨大的海龜蛋,而夏威夷群島就是這只海象洗澡時掉下來的毛發。
再仔細看美國地圖,會發現很多州的劃分象豆腐塊一樣四四方方的,就好像人用筆和尺子在地圖上畫出來的一樣,和中國各省的劃分非常不同。的確如此,美國各州的劃分其實就是其殖民統治和擴張期間,人為的事先規劃和嚴格設計的結果,就是用尺子和繩子劃分的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