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十大古鎮排名哪個最好玩又便宜
星光聯盟,在中興大道68號,是一個以燈光表演為主題的專業燈飾賣場。在中庭兩邊有兩座長達52米的手扶天梯,乘天梯而上,抬頭即可仰望美輪美奐的天幕燈光秀。
蘇氏宗祠,位于古鎮鎮古一村津邊大街3號,始建于明代,經乾隆年間及1998年重修。該祠歷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為研究中山市古祠堂文化提供寶貴的實物材料,2012年被錄入中山市不可移動文物名錄。
魏氏宗祠,海洲村麒麟東大街3號,建于清光緒十三年丁亥年(1887年),建筑占地面積約633平方米,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曾作學校,20世紀70年代作糧倉,20世紀80年代中葉學校遷出,恢復其宗祠功能至90年代重修。2009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文物保護單位。游客進內可欣賞其特別的祠堂建筑風格,該祠坐東南向西北,廣三路,深兩進,硬山式頂,抬梁式木架構,因形似巨蟹狀被當地人俗稱為“蟹形祠”。
2. 成都周邊好玩的古鎮排名
成都周邊十大古鎮排名是:黃龍溪古鎮、洛帶古鎮、街子古鎮、平樂古鎮、安仁古鎮、元通古鎮、新場古鎮、五鳳溪古鎮、白鹿鎮、科瑪小鎮。
1、黃龍溪古鎮 鎮上古牌坊、古寺廟、古建筑民居和古榕樹、古崖墓渾然一體與現代大都市形成鮮明對比。古鎮的主要特色是:古街、古樹、古廟、古建筑和古樸的民風民俗。古鎮有七街九巷,臨河而建,一條小溪穿鎮而過,還是比較有特色的,周邊各種商店,茶樓,小吃林立。
2、洛帶古鎮 保存著較完整的客家文化,古鎮及周圍的鄉民多為廣東移民的后裔,走入其間能感受到濃郁的客家傳統。洛帶古鎮上有諸多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落,比如廣東會館等。熱鬧的街上全是賣吃的,各種小吃還有特色商店,到洛帶古鎮的有兩個必吃點,一個就是傷心涼粉,另外一個就是供銷社飯店。
3、街子古鎮 古鎮現存以江城街為中心的六條街,街兩邊多為清代中晚期遺留下來的古建筑。民居布局,建筑古樸而精巧。街道兩旁開著各色店鋪。古鎮里面更顯四川的慢節奏生活,非常悠閑地漫步在其中,還有各式手工藝品、小吃等。
4、平樂古鎮 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白沫江自西向東流經古鎮,沿江兩岸的古榕、吊腳樓和碼頭、青石板的街道和店鋪,都展現了平樂古鎮的風貌。“茶船”也是古鎮的一大特色,坐在船上喝茶,也是一種享受。
5、安仁古鎮 始建于唐朝,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筑多建于清末民初時期,這里有保存完好的劉氏家族莊園;有民間博物館;古鎮內的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等三條建筑風格各異的古街上,還聚集了十幾座民國時期的老公館。
3. 成都的古鎮哪個最好玩
洛帶古鎮,平樂古鎮,安仁古鎮 洛帶鎮位于四川成都東山的洛帶鎮是一個客家古鎮,于三國時期建鎮,原名甄子場,傳說是因蜀漢后主劉禪的玉帶落入小鎮旁的一口八角井而得“落帶”之名,后演變為“洛帶”。唐宋時,隸屬成都府靈泉縣,排名東山“三大場鎮”之首。洛帶鎮位于成都平原與龍泉山脈的交接處,南距成都市龍泉區區府所在地8km,西距成都18km。現在是成都市向東發展的主體區域。外環路繞洛帶而過,新建的成洛路為成都市的城市干道高速,洛帶與成都連為一體。 四百多年前,一群客家人隨著“湖廣填四川”的移民潮從沿海地區遷到了成都東郊的洛帶鎮。在此之后,洛帶鎮逐漸發展成為我國西部客家人最為集中的小鎮,而被稱為“西部客家第一鎮”。 洛帶鎮人口2.3萬,90%以上為客家人,講客家話,沿襲客家習俗。洛帶鎮內傳說眾多、古跡遍地,場鎮老街以清代建筑風格為主。湖廣、川北四大客家會館、客家博物館和客家公園坐落其中,又被人們稱為“客家名鎮、會館之鄉”。目前,該鎮隸屬于成都市龍泉驛區,是四川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重點鎮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現為國家AAAA級景區。鎮中發展迅速,現鎮上有許多特色小吃與土特產,如:傷心涼粉、古鎮老臘肉、天鵝蛋等,深受廣大游客喜愛。 客家,在客家語與漢語廣東方言中均讀作“哈嘎”,原有“客戶”之意,系與當地土著居民的對稱,后相沿成為自稱。以洛帶鎮為中心,周圍十幾個鄉鎮還聚居著約50萬客家人,約占當地人口總數的八成以上,他們以是否會說客家話、祖先神位寫法和家族來源作為文化認同的標志。 客家人的先民原居住我國中原一帶,因社會變動及戰爭等原因,曾有五次大規模的南遷,逐漸形成客家民系,成為漢民族八大民系中重要的一支。第四次遷徙在清康乾之際,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處又山多地少,遂自贛南、粵東、粵北向川、湘、桂、臺諸地以及粵中和粵西一帶遷徙,被稱之為客家移民史上的“西進運動”,四川客家即基本上來源于這次西進運動。這里的客家主要習俗是: 1、客家人喜唱山歌,內容豐富多彩,全面反應客家人的生產、生活和情感世界,唱腔婉轉優美,唱詞生活氣息濃郁,且在每年端午節有斗山歌的傳統,男女對歌尢為吸引人,其中不乏即興之佳作,如《情妹放牛》、《情嫂收衣》、《昨天趕場酒吃醉》等,皆為難得之精品。 當地住宿非常的方便。鎮上有招待所,房價便宜,一般在10—30元之間。 洛帶古鎮距離成都市區約20公里,交通十分方便。可在成都市內乘81路、58路等車到達五桂橋汽車站,那里有直達洛帶的汽車,幾分鐘就有一班。自駕車從成都至洛帶僅半個多小時。五桂橋至洛帶,可當天往返。 2、客家菜多成系列,最著名為九斗碗,釀豆腐,鹽焗雞等。現洛帶境內的供銷社飯店的油燙鵝、新民飯店的野山菌全席和客家酒樓的水酥、面片湯等特色菜已成為洛帶客家餐飲的特色菜,遠近聞名。尢其是夏季,人工無法栽培的野山菌(當地人稱“雞腿菇”)出山之際,慕名前往嘗鮮的食客更是絡驛不絕。 四川是全國五大客家人聚居省之一,客家人的數量在200萬人以上,其中多數是清初廣東、福建、江西一帶移民的后裔,主要聚居在川西的成都東山區域,學術界統稱“東山客家”。至今仍有150余萬人能講客家語言,并保持客家的風俗習慣。 洛帶每年會舉行水龍節,火龍節,由2008年開始起舉行客家祭祖活動。 平樂古鎮平樂古鎮目錄 古鎮簡介 古鎮歷史 基本情況 自然資源 旅游資源 [編輯本段]古鎮簡介 平樂古鎮位于成都市西南93公里、邛崍市西南18公里處,東接臨邛、成都,西連雅安、康藏,與水口、油榨、孔明、臨濟、道佐、火井等鎮鄉毗鄰,素有“一平二固三夾關”的美譽。 平樂是國務院六部委2004年2月命名的全國重點鎮和四川省命名的十大古鎮之一,也是成都市30個重點鎮之一,邛崍市2000年實施的“一山一城一鎮”中的“一鎮”。平樂古鎮被列為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鎮及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鎮”。 [編輯本段]古鎮歷史 平樂古鎮,古稱“平落”,史前蜀王開明氏時期,平落四面環山的綠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興農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據《尚書·禹貢》載,大禹治水,“蔡·蒙履平,和夷底績。”將穿鎮而過的白沫江用飛沙堰分為“內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獨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漢時期就已形成集鎮,迄今已經有2000多年歷史了。公元970年—997年為火井縣治所在地。 [編輯本段]基本情況 平樂鎮轄6個社區和21個行政村、189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3.2萬人(其中集鎮區0.93萬人)。幅員面積69.94平方公里(其中集鎮區面積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305畝,農民人均耕地0.69畝。2003年全鎮GDP為4.3億元,財政收入490萬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05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7.7:65.5:16.8。城鎮化水平29%。 社會事業:鎮內有高中平樂中學1所,鎮中學和中心小學各2所,幼兒園6所(平樂點3個,下壩點3個),村小學4個(平樂點2個,下壩點2個),中心衛生院1所,鎮、鄉級衛生院2所,村級醫療衛生站25個。自來水普及率達50%,農村沼氣池普及率90%以上。市、鎮、村道硬化55.69公里,小城鎮生活垃圾集中填埋處理率100%。2004年2月被建設部列為全國重點鎮,全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已通過評審,系成都市三十個重點鎮之一。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平樂鎮屬淺丘型地貌,山丘壩各占三分之一,鎮域內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地下水資源相當豐富,全鎮及相鄰鎮鄉盛產竹木,竹資源尤為豐富。早在宋代平樂鎮就是聞名的紙鄉。周圍四面環山,高處鳥瞰,宛如一小盆地。 [編輯本段]旅游資源 古鎮明清建筑23.54萬平方米,平樂古鎮素以“秦漢文化·川西水鄉”風情著稱。古鎮九古: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平樂古鎮“鎮外有景”,除古鎮區外,有四大風景區支撐:蘆溝自然風景區、金華山風景區、花楸山風景區和秦漢古驛道風景區;瓷胎竹編歷史悠久,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古茶樹、農夫手工茶、根雕、木刻和古鎮特色名小吃享有盛名。 安仁古鎮古鎮介紹: 安仁古鎮,地名“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名之。始建于唐朝,現存的舊式街坊建筑多建子清末民初時期,尢以民國年間劉氏家族鼎盛時期的建筑最多,風格中西式樣結合,莊重、典雅、大方的各式院落,造就了安仁鎮特殊的建筑風貌,號稱“川西建筑文化精品”。 安仁鎮歷史悠久,早在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就建安仁縣(早于大邑建縣50周年),隸屬于劍南道邛州,據《太平寰宇記》載由“取仁者安仁之意”而得名,當時的縣治就在今天的安仁鎮,因古為“安仁”縣治,故得名。直至元朝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安仁縣建置撤銷,其區域劃歸大邑縣。解放前安仁有“三軍九旅十八團”之稱,相繼涌現出了劉文輝、劉湘等軍政要員。 目前在安仁有保存比較完整的歷史街區及莊園住宅古建筑群面積約30萬平方米;有保存民清時期的劉氏莊園群、劉湘公館等古公館27座;有紅星街、樹人街、裕民街等三條古街;小洋樓(原公益協進社址)、安仁中學(原文彩中學)、鐘樓等. 劉體仁小獨院:安仁古鎮的天福街84號。這個小建筑修建于1937年,建筑面積約有200平方米,其主體建筑系單檐懸山頂磚木結構一樓一底二層樓房,樓房欄桿采用“美女*”(又稱“飛來椅”)。這種風格的建筑并非川西特產,系由江浙一帶嫁接而來。其主要目的是讓主人家的閨女可以看到外面的風景,又不必到處游逛,以免敗壞了女德。 看點: 劉氏莊園是全國保存最完好的地主莊園,占地面積7萬余平方米。老公館現名"大邑劉氏莊園博物館",其布局錯綜復雜,曲折幽深;新公館現名"川西民俗博館",其配置對稱,主次分明。莊園建筑為高墻深院封閉式院落,山墻壓頂,重門深巷,迂回曲折,宛若迷宮,充分體現了近代川西富豪之家的奢侈和排場,古鎮上的古建筑群中,中西合璧的同慶茶樓、豪華迷宮般的劉元王宣公館、古代小姐看風景的劉體仁小獨院,氣勢龐大的劉湘公館都很值得一看。 建川博物館聚落與老街、老公館群街坊構成的古鎮旅游區、劉文彩和劉文輝公館田園風光區形成了安仁古鎮的三大旅游版塊。安仁古鎮是融藝術博覽、藏品展示、收藏拍賣、影視拍攝、旅游休閑、教育研究為一體的中國百年文博旅游及鄉村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博物館包括:抗戰文物館系列編輯本段文革藝術品館系列編輯本段民俗博物館系列512汶川地震博物館 出游資訊: 乘車路線:從成都金沙車站坐到安仁鎮的車,車票10元/人。 自駕車線路:走大件路或川藏路至新津,往邛崍方向再行約2公里,即右拐,過大邑縣的韓場鎮、唐場鎮,行駛約22公里即到安仁鎮。或走成溫邛公路至崇州市,再經崇州市的隆興鎮、榿泉鎮,行駛約16公里至安仁鎮。或走成溫邛公路至大邑縣,再行13公里即到安仁鎮。走川藏路至雙流,再走雙崇公路,經過彭鎮、金橋鎮到三江鎮,再經過沙渠鎮,就到安仁鎮了。 門票:劉氏莊園門票:50元川西民俗館:10元文物珍品館:10元導游講解費:50元 美食:莊園里的特色美食有文彩排骨、文清鴨蹼、莊園魚絲、石磨豆花、莊園前有一家"莊園餐廳",味道很不錯。鎮上有大邑土特產唐場豆腐乳和大邑酒賣。如果要住宿,可以住在大邑縣城或是前往花水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