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對于經濟的影響和殺傷力在逐步顯現,本來深圳的城市更新一直都是推的比較緩慢,一方面時常被些區域大規劃,比如粵港澳大灣區、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的影響導致有意的降低速度,另一方面立項的項目太多,最終實施主體確認的項目占比太少,形成了堰塞湖。
1、如果九幾年在深圳市區買了一塊五畝的地皮,放到現在值多少錢?還需要工作嗎?
不請自答如果真的可以如果90年代深圳市內沒有行政區都是工業區除非本地農民自己預留的地其他都被政府部門統一分配的上步工業區(電子部航天航空部兵器工業部)八卦嶺工業區水貝工業區很多很多不多說了根本個人就不會賣給你如果想買地可以去二線關外梅林關外(當時沒有梅林關)白芒關外有機會可以買舉一個例子90年代龍華賣地一起開車過去看過當年去龍華必須從布吉海關出去路況很差早上出去到龍華中午都過了前后左右什么也看不到一片荒地說這一塊是你的你敢買嗎?所以不要現在看到什么增值后悔當初怎樣怎樣不說90年代2004年南山桃源村對面4000一平方中介求人買房都賣不出去怎么當時不買?其實當時大部分人的工作就一千多相對4000多的房價也不便宜大部分人還是買不起。
2、深圳樓市新政!預售提速,城市更新“松綁”,會導致什么結果?
新冠疫情的對于經濟的影響和殺傷力在逐步顯現,本來深圳的城市更新一直都是推的比較緩慢,一方面時常被些區域大規劃,比如粵港澳大灣區、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等的影響導致有意的降低速度,另一方面立項的項目太多,最終實施主體確認的項目占比太少,形成了堰塞湖,現如今因為疫情原因,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加大,不僅在預售政策上松綁,連同開發商的監管資金也采取了松綁,也緩解開發商的資金壓力,加快已成形的項目盡快入市,短期內供應量只能算恢復或者持平,目的是為了補回疫情停滯期間的進度,不至于房源供應出現斷檔,導致供應量降低變相傳遞到市場的價格上漲,政府也是為了房地產市場穩健發展,但因為地產周期有滯后性,政策解綁是不是真的可以起到立竿見影追上進度的效果還有待觀察,一旦接不上進度就會出現某段時間供應量大幅下降,影響了市場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