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文化,不僅是木,更是文化。不是用木造房子造藝術品,是用文化造木。
木雕工藝,也不僅僅是局限于制作擺件,它更被運用到了屏風,鏤空窗花,傳統家居等等。從古代的雕梁畫棟,到如今的現代演繹,都體現了工藝藝術對生活的改造意義,它不僅美觀,更符合使用需求,這種不樸素的實用性對現代藝術設計也是有重大意義的。
社會的變遷讓人們改造世界的力量變強大,讓城市擴張,機器代替手工。讓房子更加的房子,藝術品更加的藝術化。其實,改變最大的是人們的思想。古老的崇尚自然修身養性多了份西方文化里的現實主義和理性分析。這讓中華文化更加的多元化了,在這里,木文化也悄然發生轉變。
在工業化初期,在人們的普遍高效率需求及生產技術的進步下,
鋼筋混凝土得到廣泛使用。木材制造似乎在生活中逐漸減少,木質結構建筑留下的只是少數民居和特色建筑。這在當時是無何厚非的,當時的人們享受著混凝土帶來的高質快捷,鋼材的硬度和產量優勢符合當時社會需求。而木文化需要適應這個過程,并做出自己的改進和創新。
當今,社會繼續向前。在人們不同的心理需求,也可以說是在科學技術的改造下,木質材料逐步回到了人們的視野,甚至被灌入了更多的思想和內涵。
當綠色低碳提到社會發展這個高度時,木文化的優勢再次展現出來。更重要的一點是,木材所具有的傳統氣質開始被人們所重新發覺。被冰冷金屬和化學工藝包裹的人開始尋求自然的東西。木頭的溫和自然的特質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它讓城市建筑,家居裝飾具有生命力和親和力,使我們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環境更為協調,對協調當代人的心理壓力也有積極作用。從本民族來說,隨著國家的強大,開放的新思想也讓我們開始用現代的眼光欣賞傳統的美,復興中華文化更讓我們在心理上越來越需要本民族文化的支持。
建筑大師賴特說木材是二十世紀最富有人情味的材料。我想這也就是木文化在當今受到日益關注的原因。
5. 四川的蜀繡文化
1.
品質特點。起源于川西民間的蜀繡,由于受地理環境、風俗習慣、文化藝術等各方面的影響,經過長期的不斷發展,逐漸形成了嚴謹細膩、光亮平整、構圖疏朗、渾厚圓潤、色彩明快的獨特風格。
2.
工藝特點。蜀繡以其純熟的工藝和細膩的線條躋于中國的四大名繡之列,在其悠久的發展歷史中逐漸形成針法嚴謹、片線光亮、針腳平齊、色彩明亮。
3.
題材特點。蜀繡題材多為花鳥、走獸、山水、蟲魚、人物。
6. 蜀繡的欣賞
蜀繡,它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國國家地理的標志產品。蜀繡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與湘繡、粵繡、蘇繡齊名。蜀繡技藝巧奪天工,蜀繡以其獨有的文化特色和豐富的內涵,奠定了其在巴蜀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7. 成都蜀繡的特點
成都可以在很多地方買蜀繡的:比如:錦里,寬窄巷子,杜甫草堂,浣花南路268號蜀江錦院及側的成鑫苑酒樓底樓成都蜀繡文化發展有限公司,錦繡工場,文殊院,成都市星輝西路18號附7號4樓蜀國錦繡。
8. 關于蜀繡的文章
關于地理的作文1
在昨天晚上吃晚飯的時候,一件事情的發生讓我覺得:做生意的地理位置很重要!
在這個西邊的餐廳里,有一個賣雞腿飯的,她們原本是在東面的餐廳里,可是現在卻搬過來這里了!我估計是因為在那里的地方空間太小,人還很多,擁擠不堪,而這里的地方很大,而且還有獨立的廚房,所以同樣是為了賣飯選擇這個地方,才會出現在這里!
可是,我發現這里的生意似乎不是很好,我在吃飯的時候觀察了一下,前前后后才有一個人在這里買飯吃。以前這里也有一個賣蓋飯的,生意就是不好,我也不知道是因為什么原因,在它旁邊還有一個同樣是賣蓋飯的,那可是生意興隆啊,每一天都是排隊等候多時!
以前,我還是有時候認為這是因為他們的廚藝不好,所以顧客不滿意。但是,這個飯我和舍友也吃過,在以前那同樣是很好的生意,每一天都是人滿為患,供不應求,有多少賣多少。如今,同樣變得生意越來越蕭條!
這或許就是地理位置的緣故,怪不得人們做生意會選擇人流量大的地方,選擇地理條件優越的地方,因為只有這樣才會生意興隆。好的地理位置,對于生意就是錦上添花!
關于地理的作文2
小時候,誰還沒有一個關于星空的夢想?每每心情不好時,我都會抬頭去看那片遼闊的蒼穹,無論是漆黑一片還是晚霞彌漫,亦或是繁星閃閃,思緒都可以飛出去很遠。
海那邊是什么?星空那頭又是什么?懷著這樣的念想,煩悶消極的情緒便融化在那片深邃的天空中。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仰望星空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我們離最初也漸行漸遠,但對大自然的喜愛,對地理的喜愛,對星空的向往,早已潛伏在身體各個角落。也許,不經意間的一個為什么便可以讓流淌在血液里的那種喜愛噴薄而出。而地理這種情懷,又總是無處不在!
她讓我懂得了地球的大小。地球表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平均半徑是6371千米,最大周長約4萬千米。
她讓我懂得了地球為什么看上去像個水球。因為地球71%是海洋,29%是陸地,所以從太空上看就像一個水球。
她讓我懂得了為什么會出現時間差異。因為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在任何時間,太陽光只能照射到地球的一半,被太陽照亮的部分是白晝,而沒被照亮的部分便是黑夜。地球一直在自西向東不停自轉,晝夜也在不停更替,總是由東方迎來黎明,西方送走黑夜。所以不同半球的地區,也就出現了時間上明顯的差異。
她讓我懂得了我國的飲食特點:南甜北咸,東辣西酸。我國北方地處暖溫帶,冬季寒冷干燥,氣溫年差大。即使少量的蔬菜也難以過冬,北方人便腌制咸菜,這樣一來,多數人也就養成了吃咸的習慣。南方多雨,光熱條件好,蔬菜更是一年幾茬。長年被糖類“包圍”,自然也就養成了吃甜的習慣。北方人不是不愛吃甜,只是過去糖難得,只好以“咸”代“甜”來調劑口味。雖說北方現在不缺糖,但口味一旦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有關地理的知識真的很奇妙!它讓我們漸漸了解了自己生活學習的家園。我以后要努力學好地理這門科目,不僅為了解到更豐富的地理知識,也更為兒時的夢想!
9. 蜀繡的藝術價值
非本命卻很鐘情的歌。
1.少年霜 《我有我愛我》
每日推薦里聽到的歌,今天發現已經聽了352次……無論詞曲,都很喜歡。最愛“這世間風月無非落定我眸中顏色 臥天地間我獨享山河”一句,心擁天下的霸氣。以及評論里解讀的那段話,搜了一下發現是周國平先生說的。
2.云の泣 《忽如遠行客》
前段時間剛聽到,歌詞真的太驚艷了,化用了很多詩詞卻不覺得堆砌,感覺跟《蜀繡》有異曲同工之妙,甚至更勝一籌。調子有點小俏皮,但和富有詩韻的詞搭在一起竟然不覺得違和。穿梭古今,走一趟唐宋元明清,評點風流,看千年萬物,卻不過一次遠行。很有味道的一首歌,灑脫而通透。
3.玄觴《黯然銷魂》
4.我不李志《至此流年各天涯》
5.沈以誠《帶我走》
6.東皇落笙《深青》
7.玄觴《是風動》
8.沈以誠《椿》
9.徐秉龍《千禧》
10.徐秉龍《擁抱》
11.以冬《印象·社稷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