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出生地在哪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里,至此遂有“建州三衛”之稱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是哪里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里,福滿第四子覺昌安是努爾哈赤的祖父。
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里。他的六世祖猛哥帖木兒,原是元朝斡朵里萬戶府的萬戶,明永樂三年(1405年)應明成祖朱棣的招撫,入京朝貢,封授建州衛指揮使,后掌建州左衛,晉升至右都督。宣德八年(1433年),因教授明都指揮僉事裴俊,被阿速江等衛“野人女真”殺死。其子董山是努爾哈赤的五世祖,初授指揮使,后晉升右都督,與叔父凡察分掌建州左衛、建州右衛,成化三年(1467年)以屢掠遼東人畜,被明朝斬殺。建州三衛遭到明軍殘酷征剿。董山的長子脫羅及其子妥義謨,先后襲職,多次進京朝拜明帝,貢獻方物。董山的第三子愛新覺羅·錫寶齊篇古,是努爾哈赤的四世祖。錫寶齊之子福滿,后被清朝追尊為興祖直皇帝。福滿第四子覺昌安是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第四子塔克世娶妻喜塔喇·厄墨氣,生三子,長為努爾哈赤,次為舒爾哈齊,幼為雅爾哈齊
老家在今黑龍江或俄羅斯境內的綏芬河流域;生于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一條分割線---------------------永樂元年,設建州衛,駐扎綏芬河流域,即黑龍江省大城子,“阿哈出”(后賜名李思誠)為指揮使。永樂十年,設建州左衛,“猛哥·帖木兒”為指揮使。永樂二一年,建州衛西遷至今吉林省渾江。正統三到五年,建州衛、左衛遷至遼寧省新賓自治縣。正統七年,分設右衛,董山之弟凡察為指揮使;在今吉林省輝南、柳河縣。后董山繼任建州左衛,董山即努爾哈赤父。至此遂有“建州三衛”之稱
3、努爾哈赤出生地在哪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出生在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州左衛一個小部酋長的家里。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開國皇帝,通滿語和漢語,喜讀《三國演義》,二十五歲時起兵統一女真各部,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后金,割據遼東,建元天命。薩爾滸之役后,遷都沈陽,之后席卷遼東,攻下明朝在遼七十余城。天命十一年(1626年)兵敗寧遠城之役,同年四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軍,征蒙古喀爾喀,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去世,葬于沈陽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