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你好,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不同,退休是怎么計算。感謝邀請,我是碎月,如何計算社保退休后的工資,通俗易懂點,計發月數是根據退休年齡而定的,比如50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95個月;55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70個月;60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計發月數是全國統一規定的,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時按照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算就可以了。
1、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不同,退休時怎么算?
感謝邀請,更感謝樓主的提問。樓主你好,繳納養老保險的基數不同,退休是怎么計算?我們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根據我們的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來計算個人基礎養老金部分的,當然,個人基礎養老金部分是占有我們養老金總額部分的70%,所以說個人基礎養老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在計算個人基礎養老金部分當中,我們就要用到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平均繳費指數,也就是說每一年我們的平均繳費指數可能不相同,可能自己10年以來都是按照60%來交費的,那么10年以后都是按照80%來交費的,那么最后10年又按照100%來交費,那么這樣的話,平均繳費指數應該來講,就是要按照80%來計算。
所以說無論繳費基數是什么樣的,最終我們選取的是一個平均值,那么最重要的一個條件還是累計參保年限,因為累計參保年限越長,我們就意味著自己所能夠享受到養老金的待遇也就會越差,而且在退休以后每一年所調整養老金的待遇,也是要根據自己的參保年限來決定的,參保年限越長的個人,那么所調整的養老金相對也是比較高的,感謝閱讀,請加我的關注。
2、如何計算退休后的工資社保?
是否有視同繳費年限,決定了養老金是分為兩部分還是三部分,感謝邀請,我是碎月,如何計算社保退休后的工資,通俗易懂點?根據你是假設條件可知,你退休后養老金的待遇是分為兩部分的,沒有過渡性養老金的待遇。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余額/計發月數個人賬戶余額是你每月繳納養老保險時劃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再加上每年個人賬戶的記賬利息組成,假設你繳費15年,繳費檔次是60%,社保繳費基數是2000元,那么你退休時劃入個人賬戶的金額就為:2000*60%*8%*12*15=17280元,再加上每年的個人賬戶記賬利息就是咱們總共的個人賬戶余額了,
計發月數是根據退休年齡而定的,比如50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95個月;55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70個月;60歲退休,對應的計發月數是139個月,計發月數是全國統一規定的,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時按照退休年齡對應的計發月數計算就可以了。比如個人賬戶余額是2萬元,退休年齡是60歲,那么個人賬戶養老金=2萬元/139=143.88元,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這種計算方式比較復雜,很多朋友都看不明白,咱們也可以按照繳費檔次計算,比如繳費檔次為60%的情況下,每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待遇就是0.8%的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水平,假如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2000元,那么繳費檔次為60%的情況下,每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待遇就為:2000*0.8%=16元。
如果繳費檔次為60%,繳費15年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待遇就為:2000*12%=240元這種有繳費檔次計算基礎養老金的方式是非常簡單的,咱們只需要知道自己的繳費檔次就可以計算了,比如繳費檔次為100%的情況下,每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待遇就是1%的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水平;繳費檔次為200%的情況下,每繳費一年,基礎養老金待遇就是1.5%的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