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青島市某縣級市事業編待遇如下圖所示,青島市某縣級市街道辦事業編,每個月的到手工資大概在5500左右,包含500塊錢的車補,每年的13薪大概是7500元左右,取暖費每年是2000多一點。公立醫院里面,由帶編、招聘人員等組成,帶有編制的醫生、護士、醫技人員、工勤人員都是事業編制,前三者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招聘人員是單位根據工作需要,自主招聘,不占編制,財政不管工資,與醫院是合同關系,工資和績效由醫院發放。
1、有人說醫生護士是事業編,那他們的工資是國家財政發的嗎?
公立醫院里面,由帶編、招聘人員等組成,帶有編制的醫生、護士、醫技人員、工勤人員都是事業編制,前三者屬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招聘人員是單位根據工作需要,自主招聘,不占編制,財政不管工資,與醫院是合同關系,工資和績效由醫院發放。有編制的人員工資撥款形式分兩種:國家財政全額撥款和差額撥款,顧名思義:差額撥款就是財政撥一定比例的工資,允許醫院根據經營情況,每個月自主發放績效工資,
每個地方的婦幼保健、疾控中心等為全額撥款單位,醫院、中醫醫院等單位為差額撥款單位。在編人員如不犯大錯誤,一般是不能隨便開除的,招聘人員合同期滿或…,存在和可以選擇,現在因各醫院編制有限,所以各醫院自主招聘人員占比很大,不過沒有一定關系,就是想當招聘人員,也進不去,現在為什么人們進醫院總覺得太度有問題,檢查費高得讓你吃驚,開藥多,現在明白點什么了嗎?公立醫院不管是中醫、西醫、還是中西醫結合醫院,醫院自己要賺一定比例工資,所有招聘人員,還有臨時工工資,還得賺所有人的績效工資,也就是獎金,比如:張3月拿1萬績效獎,李4、王5也得盡最大努力,你追我趕,明暗中較勁,是不是?私立醫院當然也就是市場化醫院了。
自我感覺,山東省對體制工作的向往和追求,堪比東北地區,但是其實山東的體制內工作人員的工資并不算高,公務員稍微好點,事業單位更低一些,和普通的私企打工人士收入上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而在收入方面,山東事業單位職工收入也是非常不均勻的,濟南和青島兩個發展較好的城市事業單位職工收入較高,而其他地區相對就低很多。
全國每個地方的事業單位工資水平都是不一樣的,就算一個省內因經濟發展差異事業單位職工工資收入也有很大不同,總體來說,經濟越發達的地區,事業單位工資水平就越高,事業機構級別越高,工資就越高,反之,經濟發展較落后的事業工資就低,機構級別越低的職工工資越低,事業單位一般都是由縣一級部門進行招考的,也是由縣級人社部門進行管理的,其福利待遇也是由地方財政統籌解決,因此一個地方的經濟發展情況直接決定了事業單位的福利多少,特別是地方獎勵性績效,有些地方獎勵性績效可以達到10多萬,如深圳、上海、江蘇一些地區,地方獎勵性績效遠遠超過工資水平,而貴州、云南等地區績效就非常之少,有些地區直接沒有,只有工資,一個月三四千塊錢。
另外,事業單位的工資和單位級別也是有非常大的關聯,比如兩個同班同學,一個進省廳級事業單位,一個進鄉鎮事業站所,剛開始鄉鎮事業工作人員工資會比進省廳的同學高500左右工資,高出的部分主要是鄉鎮的各種補貼,但是十年以后差距就可以看出來了,十年后,在省廳的那個人如果是管理崗,基本上提拔到正科基本上是沒有多大問題的,也就是所謂的事業管理七級,甚至提拔到事業副縣級也是有可能的,畢竟單位級別高,領導職務多,到了年限基本上就可以提拔了。
而在鄉鎮,事業單位是沒有設置領導崗位的,最多就是個股級,雖然鄉鎮職工可以比省廳級多領幾百補助和補貼,但是省廳級在職務上的提拔以后,工資會很快被提上去,三五年就可反超鄉鎮,十年就會高出一大截,而在山東來說,以青島一個剛剛考進去的事業單位職工為例,月工資扣除五險一金以后大概到手4000左右,公積金2000上下,第十三薪大概3000(發的是基本工資),年終績效4-8萬(各個縣區市都不一樣,以五六萬的績效居多),年綜合收入大概在12萬左右,這還是加上公積金一起計算的,這個工資水平,大多數農戶和在私企打工的人都可以掙到,沒有太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