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31省市人均養老金排名一覽表
3、調整辦法
2021年將繼續采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調整相結合的辦法。調整趨勢:要逐步強化激勵機制。具體落地方案,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
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原則,所有同類退休人員每年定額調整金額基本一致。
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社會激勵機制。結合近年來各地的調整方案,有的地區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掛鉤,有的地區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絕大多數地區會執行雙掛鉤。
傾斜調整:體現人文關懷。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額外適當提高養老金調整水平。對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基本養老金實行兜底政策,保證他們的養老金不低于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水平。
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傾斜調整相結合
二、2021年養老金調整方案的三大特點
對比往年,青青認為,2021年企事業機關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方案有3大特點,即“一喜”,“一同”,“三別”。
1、一喜
所謂一喜,指2020年以來我們經歷了非常特殊的時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乃至各行各業影響如此深刻,國際經濟大環境欠佳,政治形勢盤根錯節,內憂外困的背景下,2021年還能給退休人員上漲養老金,人均漲幅4.5%,和之前2018年~2020年這3年相比,只降低了0.5%,給大家帶來了欣慰和驚喜。
我們的祖國真是太偉大了!切實關心廣大退休職工的生活和切實利益,克服困難,努力讓退休職工過得松快些,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廣大退休人員的真切關懷。
2021年養老金調整工作開始啦
2、一同
所謂一同,指2021年的調整幅度和調整原則與2020年相同。繼續沿用近年來的做法。仍然采取:即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結合的原則進行調整。
定額調整:指同一地區所有退休人員按統一標準普調金額部分,體現社會公平精神。
掛鉤調整:和社保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和實際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時間長,漲的多。體現激勵精神。
適當傾斜:對高齡,老革命,老邊窮困地區的重點人群增加適當傾斜調整部分,體現人文關懷精神。
養老金多繳多得,長繳多得
3、三別
所謂“三別”: 指和往年相比有三個不同,即一早一晚一降。
一早:指今年各地給人社部和財政部報送養老金具體調整方案的時間比以前有所提前了,2020年要求5月底前報送方案審批,今年改為4月底前了,整整提前了1個月,為此點贊。
一晚:指養老金人均增幅公布時間晚。往年都是在兩會期間甚至兩會前就公布了,今年兩會期間只公布了繼續調整的決定,但沒有公布人均漲幅,是在兩會之后才公布的。可見對養老金人均漲幅有所降低的決定,是很慎重的。
一降:指與2020年相比,調整幅度降低了0.5%。2005-2015年這11年每年各地人均上漲幅度均不低于10%,2016年人均上漲6.5%,2017年人均上漲5.5%,2018年-2020人均上漲5%,2021年人均上漲4.5%。不難看出,國家對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的長期邏輯是小步慢走,穩定可持續發展。
養老金漲、漲、漲
這次全國大多數退休人員都能漲100元~200元左右,一年下來也能解決一些問題,多少都能松快些。跟一些水深火熱,經濟頹塞的國家相比,也算難得了。退休人員辛苦了一輩子,要想得開,千萬別嫌掙得少,知足常樂,活得久,就全賺回來了,好日子還在后頭,活得久才是硬道理。
三、什么時候落實發放?
通知明確要求,各省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落地方案,抓緊組織實施,盡快把調整增加的養老金發放到退休職工手中。由于今年報送方案提前了1個月,所有發放時間也有希望會有所提前,有可能6月底前大多數地區就能領到新增加及補發的養老金。
2021年退休職工月人均養老金為3037元
參照近年情況,5~8月是公布落地方案、執行落實發放的窗口期,其中,7月份是大多數地區的集中發放期。此前,每年動作最快的是上海,一般都是5月份執行發放。北京等少數地區是6月左右發放,大部分地區都是在7月份發放,動作慢的地區最晚8月份左右落實。今年應該有進一步提前的可能,至少不會比晚年晚。
6. 21年上海樓市
上海本地人購房條件:
一、滬籍單身人士
1、單獨名下有房,限購。
2、單獨名下無房,本人和父母在【2011.1.30】之前共有不超過2套(含2套),可新購一套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