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老師帶領下河南豫劇走出了國門,在全國各地都有專業的劇團,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在河南出生的豫劇大師、央視主持人,作為外省人的我,只能說出如下幾位,豫劇“李派老生”創始人,河南豫劇院院長,中國戲曲家協會副主席,此人在戲曲屆的地位非常的高,豫劇主弦板胡也是從山東梆子引入的,這在陳素真回憶錄中有記載。
1、豫劇在河南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謝謝,2000年代初,那時人們手中的傳媒工具很少,有收音機的不多,有手機的更是寥寥無幾,有手機的也只是只有通話功能,有多媒體功能的好像沒有。那個年代,我們在工地上施工的吊車上已經裝有汽車收錄機,空閑時間打開收聽時偶爾播放豫劇選段,在場的河南籍民工好像是見到了久旱的甘雨一樣,傾注了極大的熱情認真收聽,并且很多人激動地跟隨收音機唱了起來,那一次使我看到了豫劇在河南人心中真正的分量,
2、河南豫劇五大名旦分別是誰?
豫劇有兩次提出“五大名旦”的說法,第一次為上世紀30年代,上榜的五人分別為陳素真、常香玉、王潤枝、馬雙枝、司鳳英。第二次為1980年的“河南省豫劇流派調演”中,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被稱為“五大名旦”,但事實上,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豫劇六大名旦,除了上述1980年評選出來的五位之外,再加上一個桑振君。
中國戲劇評論家給六大名旦每人一個字的評價,直接反映了各人的特色,分別是陳素真的“美”、常香玉的“勁”、崔蘭田的“韻”、馬金鳳的“脆”、閻立品的“秀”和桑振君的“巧”。陳素真的唱腔風格飄逸秀美、精巧鮮活,代表劇目有《三上轎》、《春秋配》、《宇宙鋒》等,主要傳人為李金花、吳碧波、牛淑賢、關靈鳳、張素玉等人。
常香玉的唱腔風格舒展奔放、行云流水,代表劇目有《花木蘭》、《白蛇傳》、《五世請纓》等,主要傳人為李金枝、汪荃珍、孫玉菊、虎美玲、王惠等人。崔蘭田的唱腔風格哀怨凄苦、含而不露,代表劇目有《秦香蓮》、《桃花庵》、《對花槍》等,主要傳人有張寶英、郭惠蘭、崔小田、陳愛玲、張曉霞等人。馬金鳳的唱腔風格流光溢彩、一氣呵成,代表劇目有《花打朝》、《花槍緣》、《穆桂英掛帥》等,
主要傳人有王文慧、柏青、周樺、曾廣蘭、許青枝等人。閻立品的唱腔風格蘊秀雋永、旖旎嫵媚,代表劇目有《游龜山》、《秦雪梅》、《三上關》等,主要傳人有閻立仁、張美貞、趙玉英、白文芝、朱巧云等人。桑振君的唱腔風格剔透玲瓏、字乖韻巧,代表劇目有《對繡鞋》、《投衙》、《白蓮花》等,主要傳人有趙貞玉、丁巧玲、苗文華、徐玉琴、苗石玉等人。
3、如果評選當今河南豫劇界五大主演(活躍在舞臺的演員),你會投給誰?
謝謝你的邀請!如果讓我去評選當今豫劇屆的五大主演,我可能會投給這幾位演員:李樹建、劉忠河、虎美玲、張寶英、陳百玲(小香玉),①李樹建。豫劇“李派老生”創始人,河南豫劇院院長,中國戲曲家協會副主席,此人在戲曲屆的地位非常的高,不可否認李樹建老師對戲曲的貢獻非常大,特別是豫劇。在李老師帶領下河南豫劇走出了國門,在全國各地都有專業的劇團,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但是要說到他的作品,我不認為是最好的,李樹建老師很多戲都是悲腔,與豫西調王二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我看過《清風亭》,感覺還不錯,②劉忠河。豫東劉派創始人,豫東八大紅臉王之一,被稱為豫劇“馬連良”,劉忠河老師已經七十六歲啦,至今仍帶領著商丘市豫劇二團到處演出,也是一個為戲曲奮斗終生的老演員,值得大家的尊重。
實際上我認為豫東調是今天豫劇四大調中活的最好的一個,除了劉忠河老師外,洪先禮,劉新民,張枝茂等人的作品也非常的棒,只是就全國來說影響力不如劉忠河老師,在藝術造詣上不分伯仲,③虎美玲。第三位我選擇虎美玲老師是因為我覺得她是當今常派藝術的代表性人物,她將常派藝術完整的穿成了下來,并且也一直秉守常香玉老師“戲比天大”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