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曾經在東莞打過工的人這樣說。因為東莞比較好找工作,雖然工資低一點,但是有活干,回家里面全是有頭有臉的關系戶,把工廠給填滿了。醫院學校全是關系戶,文化低點。沒權沒勢的,普通老百姓只能選擇南下打工,只要天天干活,好歹能養活一家人,如果留在家里,估計,零花錢都沒得用,曾經的東莞是非常輝煌的,但是現在來說,東莞已經不如以前那么厲害了,因為現在內地的發展各方面都起來了,我們自己所在的城市也非常的需要用人,現在的東莞,對于勞動力這方面還是有一定缺口的,再加上現在的法律都比較健全了,所以人力成本也是一直在升高,有一些工廠已經向別的國家進行,轉移了東莞,也不例外。
2、為何感覺去東莞打工的人越來越少?以前在東莞打工的人都去哪了?
關注【鄉村關中】分享新銳思想,解答實事求是,評論有理有據,洞察社會萬象,打開腦洞天窗,開啟新生思維。東西南北中,發財在廣東,這是九十年初期響遍全國各地的口號。而廣東作為改革開放的窗口,其珠江三角洲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量勞動密集型的外資企業入駐,而其中的東莞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搶緊社會發展機遇,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我是【鄉村關中】,職業農民,農技從業者,“三農”問題民間觀察員,這時,大量工廠涌入,多以勞動密集型的“三來一補”企業為主,大多都是單純的加工業,這種企業的特點本身技術含量不高,只要稍加培訓,就可以進行操作生產,很符合當時農民工的務工需求,而且勞動力資源十分豐富。與此同時,全國其他地方還沒開放,或者正處開放階段,全國無數的農民工都涌入廣東,可以想像,那么龐大的農民工數量集聚而來,可見東莞的吸引力有多么厲害,
而近年來,東莞的用工優勢喪失,這有這座城市的原因,也有內地發展的原因,【鄉村關中】曾是東莞農民工龐大隊伍中的一員,說說自身多年的經歷,并回答題主的問題:第一,農民工非常適合東莞加工業用工需求。來東莞務工的農民都沒有企業工作技能,進廠打工就是白紙一張,這些農民工突然洗腳上岸變成產業工人,其興奮程度可想而知!重要的是在工廠打工,可以每月領取工資,這不管怎么說,都比自己在家鄉種地收入高,因此,農民非常珍惜工作機會,只要用人單位稍加培訓,這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種都農民工都可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