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區別:第一,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背景下,義和團運動發生在19世紀末民族危機嚴重的背景下;其次,太平天國的矛頭主要指向清政府,而義和團主要指向帝國主義;第三,太平天國運動有統一的組織領導和革命綱領;義和團運動沒有統一的組織、領導和綱領;第四,太平天國運動建立政權,長期作戰,義和團它沒有建立政權,短期作戰;第五,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人表現出強烈的向西方學習的愿望,而義和團運動則是盲目排外。
相似點:①領導階級、運動主體和斗爭方式:都是農民階級領導的農民運動,以農民群眾為主體,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②組織形式:都是利用宗教結社形式來發動和組織群眾,都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結果: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打壓下失敗了。④作用:沉重打擊了中外反動勢力。區別:①組織與發展:太平天國運動有組織,有綱領,建立政權,堅持斗爭14年,影響發展到18個省;義和團運動沒有統一的組織,沒有綱領,沒有政權。其主力主要發展在山東和直隸,時間只有一年多。②主要斗爭矛頭:太平天國運動以反封建為主,斗爭矛頭主要指向清政府;義和團運動的主要斗爭矛頭直指帝國主義,提出了“助清滅洋”的口號。歷史意義:①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企圖,使中國人民少受了點苦;②為民主革命鋪平了道路,有力地推動了中國歷史的進步義和團運動意義:義和團運動意義:①顯示了中國人民的偉大力量。②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狂妄計劃。
I,差異1,觀點不同。太平天國該運動主張反對清朝的封建統治和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而義和團該運動主張幫助清朝毀滅海洋。2.時間不同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清咸豐元年至同治三年(1851-1864),而義和團運動發生在光緒1899年秋-1900年9月7日。3.不同的領袖太平天國該運動由洪秀全、楊、肖朝貴、馮云山、魏長輝、石達開等領導,而義和團該運動的領袖則有嚴、、朱、林黑兒、、倪贊慶、曹福田、張德成、劉等。2.相似之處1。運動性質相同,都屬于農民階級領導的救國運動。2.運動的結果是一樣的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失敗了,說明農民階級有局限性,無法成功地指導中國革命。3.同一個世紀發生了。兩者都是19世紀的愛國運動。此時的中國面臨著封建主義和外國帝國主義的雙重壓迫。
3、當時我們有 太平天國和 義和團,他們之間有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呢?太平天國和義和團的區別:第一,太平天國運動發生在鴉片戰爭后國內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背景下,義和團運動發生在19世紀末民族危機嚴重的背景下;其次,太平天國的矛頭主要指向清政府,而義和團主要指向帝國主義;第三,太平天國運動有統一的組織領導和革命綱領;義和團運動沒有統一的組織、領導和綱領;第四,太平天國運動建立政權,長期作戰,義和團它沒有建立政權,短期作戰;第五,太平天國運動的領導人表現出強烈的向西方學習的愿望,而義和團運動則是盲目排外。